有关军的成语

带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孤军独战 孤:单独。
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比喻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
唐・魏征《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独战,死者十八九。”
威震三军 威:威力,威望;震:震动;三军:指整个军队。
威力震撼整个军队。形容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世语》: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
老婆当军 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俺们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罢了。”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军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悬军深入 悬:空无所倚。
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人战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八年》:“谢玄遗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千军万马 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唐・姚思廉《梁书・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三军暴骨 三军:指所有军队;暴:晒。
三军的尸骨暴露于战场。形容战败,使军士尸横战场。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日之事,幸而集,晋国赖之;不集,三军暴骨。
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矮子队里选将军 指勉强挑选。比喻挑选余地小,难以选出合适的人。 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矮子队里选将军,叫我如何选得出?
举军尽没
北洋军阀
户曹参军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将:将领;受:接受。
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军令状 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
折冲将军 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
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折冲将军乐进。”
横扫千军 横扫:扫荡、扫除。
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净盘将军 盘:盘子。
指十分贪吃的人。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气冠三军 三军:军队的总称。
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损军折将 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元・无名氏《乐毅图齐》第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清・孔尚任《桃花扇・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别张一军 张:设立;军:军队。
另外建立一支军队。也比喻另外开辟新的领域。
常胜将军 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后汉书・藏宫传》:“常胜之家,难于虑敌。”
贲军之将 贲:覆败。
打了败仗的将领。
西汉・戴圣《礼记・射仪》:“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
撞阵冲军 撞开敌阵地,冲向敌军。形容作战勇猛。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三折:“想我那撞阵冲军,百战功名百战身。”
异军突起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
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全军覆没 覆没:船翻沉。
整个军队被消灭。比喻遭到彻底失败。
《旧唐书・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行军动众 众:大队人马。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
孤军深入 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作战区。 《周书・贺若敦传》:“瑱等以敦孤军深入,规欲取之。”
大军压境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军的成语、带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