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兽的成语
带兽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9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行如禽兽 |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象禽兽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同“行同狗豨”。 | 《荀子・修身》:心如虎狼,行如禽兽。 |
| 兽迒鸟迹 | 鸟兽之迹。 | |
| 禽兽不如 | 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 《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
| 飞禽走兽 | 禽:鸟;兽:野兽。 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 鸟兽散 | 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 《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
| 瑞兽珍禽 | 瑞:吉祥;珍:珍奇。 吉祥的兽类,珍贵的飞禽。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三:瑞兽藏头角,珍禽惜羽毛。 |
| 鸟兽率舞 | 率:一起。 飞鸟走兽一齐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鸟兽也受到感化。 |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曾不得与鸟兽率舞、蛮夷纵观为比,衔酸抱痛,且耻且惭!” |
| 困兽思斗 | 参见[困兽犹斗]。 | |
| 兽穷则啮 | 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韩诗外传》卷二:“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
| 作鸟兽散 | 形容一群人慌乱的散开,好像鸟兽受到惊吓向四面八方逃逸一样,毫无秩序可言。 |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今无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脱罪归报天子者。” |
| 凤仪兽舞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
| 三兽渡河 |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
| 鸟伏兽穷 | 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 |
| 禽兽衣冠 | ||
| 笼禽槛兽 | 槛:关野兽的笼子。 笼中鸟槛中兽。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佛》:“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
| 率兽食人 | 率:带领。 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 珍禽异兽 | 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 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
《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
|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 ||
| 如鸟兽散 | 像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 | 东汉・班固《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
| 洪水猛兽 | 洪水:能造成灾害的大水;猛兽: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 比喻极大的灾害。 |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
| 兽困则噬 |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 元《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
| 鸟兽行 | 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比喻乱伦。 | 《周礼・夏官・大司马》:“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
| 兽穷则齧 | 指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
| 兽聚鸟散 |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
| 五脊六兽 |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 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
| 狼子兽心 |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 《晋书・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
| 作困兽斗 | 虽受困顿,也要奋力相拼,抗争不休。 |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
| 困兽之斗 | ||
| 兽心人面 |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
| 得兽失人 | 得到了野兽却丧失了人的性命。比喻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 《国语・晋语七》: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兽的成语、带兽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