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僧的成语
带僧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苦行僧 | 苦行:某些宗教徒的修炼手段,用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来磨炼自己。 指出家修行的人。现用来形容放弃正当物质享受,一味苦行的人。 |
|
奉道斋僧 | 奉:信奉;斋僧:供僧人吃饭。 指信教行善。 |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
病僧劝患僧 | 形容同病相怜,互相慰藉。 | 元・无名氏《燕青捕鱼》第三折:也不是我病僧劝患僧,有一日押向云阳市上行,只等的叫开刀和那声。 |
僧来看佛面 | 僧:和尚。 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关人士的面子对待来者。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
老僧入定 | 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 曾朴《孽海花》第20回:“却是个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样。”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
落发为僧 | 落发:剃光头发;为僧:做僧人。 剃光头发做僧人。 |
《新五代史・张策传》:策少好浮图之说,乃落发为僧,居长安慈恩寺。 |
粥少僧多 | 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 邹韬奋《学校与商场》:“小学教员比较是刻苦耐劳一点,可是各地因为粥少僧多,常常为争夺饭碗而闹得乌烟瘴气。” |
蜀鄙二僧 | 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 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
《白鹤堂时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
削发为僧 |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当时鏖战辽兵,势甚危迫,料难脱身,遂削发为僧,直至五台山来。”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 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
哑羊僧 | 佛教用语,比喻不知悟解的人。 | 《大智度论》卷三:譬若白羊,及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僧的成语、带僧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