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倒的成语
带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2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
| 偃革倒戈 |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 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
| 东歪西倒 | 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 |
| 毛发倒竖 |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 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 |
| 梦想颠倒 |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 《西游补》第一回:“卷做一团,塞在猪八戒耳朵里,口里乱嚷道:‘悟能,休得梦想颠倒。’” |
| 倒枕槌床 | 倒:推倒;槌:敲打用的棒,借指敲打。 翻枕头敲床。形容非常悲痛。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短叹长吁,千声万声,倒枕槌床,到三更四更。 |
| 倒箧倾筐 | 形容倾其所有。 | 清・刘大櫆《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责券,苟有利于人,倒箧倾筐恐后也。” |
| 随风倒舵 | 犹言看风使舵。 | 宋・陆游《醉歌》:“相风使帆第一筹,随风倒舵更何忧。” |
| 如解倒悬 | 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
| 颠来倒去 |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4卷:“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颠来倒去,都只是这一个道理做出来。” |
| 倒凤颠鸾 | 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也比喻男女间的性行为。 | 金 元好问《赠答张教授仲文》诗:“天孙缲丝天女织,倒凤颠鸾金粟尺。” |
| 骑驴倒堕 | 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 中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 ’遂入华山为道士。”后以“骑驴倒堕”形容太平之世。 |
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中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华山为道士。” |
| 颠倒黑白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战国・楚 屈原《楚辞・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
| 倒持干戈 |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
| 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 泰阿:宝剑名。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汉・陈琳《谏何进召外兵》: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为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为乱阶。 |
| 潦倒龙钟 | 潦倒:颓丧,不得意;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形容年老体弱多病,很不得意。 |
唐・李华《卧病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潦倒龙钟,百病丛体。 |
| 倒海移山 | 倒:颠倒,翻转。 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飞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
| 翻箱倒箧 | 翻:倒,反转;箧:小箱子。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 |
| 倒悬之患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 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
| 倒枕搥床 | 烦躁,无奈,气愤或悲痛的样子。形容辗转难以入睡。同“捣枕槌床”。 | 元・陈子厚《醉花阴・宝钏松金髻云亸套》曲:着我倒枕搥床怎生卧,到二三更暖不温和,连这没人情的被窝儿也奚落我! |
| 倒戈弃甲 | 倒:颠倒,翻转;弃:抛弃。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 |
| 压倒元白 | 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我今日压倒元白。” |
| 番窠倒臼 |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 | 明・唐顺之《书王龙溪致知议略》:“王老于其间又番窠倒臼,又撰出一种驭气摄灵一息一息等语,又是一场孽怪。” |
| 逆施倒行 | 见“逆行倒施”。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逆施倒行,以迄于今。” |
| 颠倒乾坤 | 比喻本领十分高强。 | 曾朴《孽海花》第12回:“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有龙跳虎踞的精神,颠倒乾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
| 倒廪倾囷 | 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 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
| 倒屣迎宾 | 倒:逆;屣:鞋。 倒穿着鞋急忙迎客。形容热情待客。 |
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 |
| 倒冠落珮 | 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②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 |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倒的成语、带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