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倒的成语

带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翻黄倒皁 犹言颠倒黑白。
梦魂颠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摇摇欲倒 摇摇:摇晃;欲:将要。
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西方的希特勒在苏联红军严重打击之下有摇摇欲倒之势。”
倒悬之危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倒屣迎宾 倒:逆;屣:鞋。
倒穿着鞋急忙迎客。形容热情待客。
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
倾肠倒肚 比喻把心里的话全都讲出来。 《朱子语录》:“圣人肚肠,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澜倒波随 比喻言行无标准。 明・宋濂《楚石禅师六会语>序》:“第近年以来,传者失真,澜倒波随,所趣日下。”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轻重倒置 置:放;摆。
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
宋・刘安世《尽言集》:“轻重倒置,有害政体。”
贫困潦倒 生活贫困,精神失意颓丧。
龙钟潦倒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潦倒:失意颓丧。
形容老年人衰老颓丧的样子。
唐・李华《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华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颠颠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朱子全书》卷六:“向时有一截学者贪多务得,要读《周礼》、诸史、本朝典故,一向尽要理会,得许多没紧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颠颠倒倒,没顿放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彼此夙缘,颠颠倒倒,皆非偶然也。”
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东观汉记・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横倒竖卧 见“横躺竖卧”。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满院横倒竖卧七长八短的一地死和尚。”
不知颠倒 犹言不明事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颠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倒戈弃甲 倒:颠倒,翻转;弃:抛弃。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
病来如山倒 形容疾病发作得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这么灵药?
东翻西倒 翻:翻转,倒下;倒:颠倒,翻转。
形容四处翻捡找寻。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倒持泰阿 泰阿:宝剑名。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倒冠落珮 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②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淹黄潦倒 形容病人形貌枯槁、气息奄奄的状态。
倒枕槌床 倒:推倒;槌:敲打用的棒,借指敲打。
翻枕头敲床。形容非常悲痛。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短叹长吁,千声万声,倒枕槌床,到三更四更。
倾囊倒箧 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比喻全部倒出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不上一年,倾囊倒箧,骗得一空。”
魂颠梦倒 犹言神魂颠倒。 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横拖倒拽 拽:用力拉扯。
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黑白颠倒
倒屣相迎 屣:鞋。
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倒悬之急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
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倒栽葱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个不提备,跌了一个倒栽葱,把一个小孩子也丢在路边啼哭。”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倒的成语、带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