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俯的成语

带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仰视俯育 育:养活。
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仰拾俯取 见“仰取俯拾”。 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
俯顺舆情 顺从民意,照舆论来行事。
俯首贴耳 俯首:低头。
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俯仰唯唯 唯唯:答应的声音。
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唐・李朝威《柳毅传》:“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
帖耳俯首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耷拉着耳朵,低着头。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俯拾即是 俯:低头;弯腰;即:就。
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俯首弭耳 见“俯首帖耳”。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
弭耳俯伏 弭耳:温驯的样子。
俯首帖耳的样子。
《六韬・武韬・发启》:“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俯首下心 俯首:低着头;下心:把心气低下来。
低着头,把心气低下来。指服气认输。
随人俯仰 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 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侯朝宗随人俯仰,致近徘优。”
仰事俯畜 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俯首就缚 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俯仰随人 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沉浮俯仰 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与道貌沉浮俯仰。” 高诱注:“沉浮犹盛衰。”
俯拾皆是 只要弯腰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
三命而俯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前俯后合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俯仰于人 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明・焦竑《玉堂丛语・宠遇》:“平生诗文甚多,不能俯仰于人,故能不显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
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俯首帖耳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俯仰由人 集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金 元好问《论诗》:“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俯拾地芥 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犹俯拾地芥耳。”
进俯退俯 前进后退都不齐一。
与世俯仰 随波逐流,附和世俗。 元《宋史・文苑传六・米芾》:“[米芾]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
俯首就擒 低头受擒拿。
与时俯仰 时:时势;俯仰:随宜应付。
跟着世风进退。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俯仰之间 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班师回俯 见“班师回朝”。
俯仰无愧 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俯的成语、带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