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佛的成语
带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无佛处称尊 | 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 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
蛇心佛口 |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
抱佛脚 | 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佛眼佛心 |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 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 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长斋绣佛 |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
万家生佛 |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
纶音佛语 |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 明・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
僧来看佛面 | 僧:和尚。 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关人士的面子对待来者。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
佛口圣心 |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 |
诃佛骂祖 |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 元・许谦《与赵伯器书》:“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 |
拣佛烧香 |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 唐・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
立地成佛 |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一佛出世 |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
佛旨纶音 | 纶音:皇帝的诏令。 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便是佛旨纶音,要把她送到龙宫去,作个龙女,也许是万两黄金,买不动她那不字儿。” |
青灯古佛 |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临急抱佛脚 |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铁铸的佛会伤心,石雕的人会掉泪。形容极其悲惨可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这场哭,直哭得铁佛伤心,石人落泪……大约要算这位姑娘从她父亲死后,直到如今,憋了许多年的第一副热泪。” |
见佛不拜 | 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有云,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有僧问曰:‘既见佛,为甚不拜?’曰:‘家无二主。’ |
著粪佛头 | 著:同“着”。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达夫的《沉沦》,资平的《冲积期化石》,都曾叫我作序,但我都没有著粪佛头。” |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抱佛脚:拜佛。 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 |
绣佛长斋 | 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 形容修行信佛。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君来,固可图白头偕老,否则,绣佛长斋以了余生。” |
诃佛诋巫 |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 宋・朱熹《祭魏元履国录文》:“兄实高明,卒监此心,顾托警励,琅琅其音。诃佛诋巫,考礼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送佛送到西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佛门弟子 | ||
急来抱佛脚 | 急:紧急,危急。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9卷:“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则抱佛脚。’” |
皈依佛法 |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 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 |
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佛的成语、带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