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佛的成语

带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抱佛脚 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清・沈自晋《望湖亭・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佛性禅心 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神佛不佑 佑:保佑。
形容人作恶多端或行为恶劣,连神仙和佛祖都不保佑。
绣佛长斋 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
形容修行信佛。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君来,固可图白头偕老,否则,绣佛长斋以了余生。”
走杀金刚坐杀佛 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
比喻劳逸苦乐不均。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诃佛诋巫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宋・朱熹《祭魏元履国录文》:“兄实高明,卒监此心,顾托警励,琅琅其音。诃佛诋巫,考礼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泥多佛大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天童昙华禅师》:“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见性成佛 性:本性。
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因问:‘禅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
长斋礼佛 长斋:终年吃素。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佛眼相看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临急抱佛脚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纶音佛语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佛面上刮金
佛心蛇口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呵佛骂祖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僧来看佛面 僧:和尚。
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关人士的面子对待来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人要靠衣饰打扮,就如同佛像要靠黄金来装饰一样。强调人需要靠衣饰的装扮,才会有体面的外表。 沈自晋望湖亭传奇:“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佛头着粪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即亵渎美好事物的意思。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无佛处称尊 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明・梅鼎祚《玉合记・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佛面刮金 在佛的脸上搜刮金子。比喻从不该侵犯的地方或从有限的一点油水中竭力搜刮、掠取。 宋・刘克庄《盗以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韵》: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抱佛脚:拜佛。
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
长斋绣佛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装一佛像一佛 指装什么像什么。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八:铺内一应什物家伙,无不完备。真个装一佛像一佛,自然像个专门的太医起来。
生佛万家 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见佛不拜 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有云,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有僧问曰:‘既见佛,为甚不拜?’曰:‘家无二主。’
求神拜佛 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有一富民姓严,夫妻两口儿过活,三十岁上无子,求神拜佛,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佛的成语、带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