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令的成语
带令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 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
令人喷饭 |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 宋・苏轼《员筜谷偃竹记》:“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
三令五申 |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 申:说明。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
号令如山 | 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 元《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
善始令终 | 同“善始善终”。 | 三国・魏・嵇康《琴赋》:“即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
令人齿冷 | 令:使;齿冷:因长期开口笑而使牙齿感到冷;指耻笑。 使人耻笑。 |
明・沈德符《野获编》:“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
打牙打令 | 打牙:说闲话;打令:指唱小曲。 指说唱调笑。 |
元・董解元《西厢记》第四折:怎禁当衙门外打牙打令诨,匹似闲掂哨。 |
利令志惛 | 见“利令智昏”。 | 《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
令仪令色 | 伭仪:和善美好的仪表;令色:和善的面容。 美好的仪表,和悦的面容。 |
《诗经・大雅・烝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发号布令 | 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 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
战国・卫・吴起《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 形容使人厌恶。 |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
显显令德 | 显显:盛大明亮的样子。 显明辉煌的美德。 |
《诗经・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
奉令承教 | 奉:遵从;承:接受。 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
战国・乐毅《报燕惠王书》:“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
朝令夜遁 | 令:召。 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形容甘于隐居避世。 |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
奉令唯谨 | 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 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有此种种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谨,不敢参差。” |
令闻令望 | 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 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 |
《诗经・大雅・卷阿》:颙颙昂昂,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
令不虚行 |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 | 《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
急急如律令 |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 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
令出如山 | 令:命令。 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个门上,带了好几个衙役,拿着铁链子,把这船上的老板、伙计一齐锁了带上岸去了。” |
政令不一 | 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
法成令修 | 修:完善。 法令完善。 |
唐・韩愈《曹成王碑》:“法成令修,治出张施。” |
利令智惛 |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 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
《晋书・王沉传》:“心以利倾,智以势惛。” |
更令明号 | 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
挟天子而令诸侯 |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 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后庭,谁能御之?” |
令月吉日 | 令:好,吉祥。 吉月吉日。指吉利的好日子。 |
《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
令行禁止 | 令:命令。 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 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
《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挟主行令 | 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参见“挟天子以令诸侯”。 | 《南齐书・刘善明传》:“魏挟主行令,实逾二纪。晋废立持权,遂历四世。” |
目使颐令 |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 北宋《新唐书・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
令人捧腹 | 捧腹:捂着肚子。 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猜拳行令 | 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令的成语、带令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