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仗的成语

带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仗气凌人
仗义执言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
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仗马寒蝉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
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秉旄仗钺 秉:执持;旄:古代军旗;钺:掌权的兵器。
比喻掌握军事大权。
《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仗马无声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
打翻身仗 通过行动摆脱困境或不利局面。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张普景是一腔热血要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梁必达对他也表示充分尊重。”
仗义疏财 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元・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慷慨仗义 仗义:讲义气。
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倚官仗势 倚、仗:依靠、凭借。
倚仗官府的权势(欺负人)。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
仗义行仁 注重义气,施行仁德。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仗势欺人 仗:倚仗;依靠。
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明火执仗 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
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倚财仗势 倚、仗:凭借。
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狗仗人势 仗:倚仗;仗恃。
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仗义直言 仗义:主持正义。
指伸张正义,说公道话。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立仗之马 立仗马:唐时,曾用马作仪仗,排列于宫门外。
比喻因贪恋高官厚禄而不敢有所作为的人。
北宋《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呼?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
疏财仗义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仗节死义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负气仗义 凭借正气,主持正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九卷:“小娥虽小,身体健壮如男子形。父亲把他许了历阳一个侠士,姓段名居贞,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寒蝉仗马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
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北宋《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仗气直书 仗:依靠,凭借。
指坚持正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
《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仗气使酒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
指任性发酒疯。
《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轻财仗义 犹轻财重义。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三回:“父母双亡,轻财仗义,颇有孟尝君好友之名。”
使酒仗气 使:放任;仗:凭借,倚仗。
指任性发酒疯。
《南史・沈庆之传》:“昭略字茂隆,性狂俊,不事公卿,使酒仗气,无所推下。”
狗仗官势 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茅盾《子夜》七:“哼!他妈的实力!不过狗仗官势!”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仗的成语、带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