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五的成语
带五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五日京兆 |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 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
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
五荤三厌 | 五荤:佛教忌食的五种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 泛指饮食的禁忌。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九回: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 |
五行八作 | 泛指各行各业。 |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
七相五公 |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 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 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 |
五光十色 | 五、十:表示多。 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 |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
五脊六兽 |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 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
三纲五常 |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
五子登科 |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 元《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
铭诸五内 | 五内:五脏,指内心。 深深刻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忘记。 |
《旧唐书・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 |
五尺竖子 | 同“五尺之童”。 | 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
吆五喝六 | 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你这个将军,好不知事务,只管的吆五喝六,叫我如何使出这盘头盖顶来?” |
学富五车 |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
战国・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五体投诚 | 同“五体投地”。 | |
五色相宣 | 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 | 《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
挨三顶五 |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
折腰五斗 | 折腰:弯腰。 五斗:五斗米。 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
《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五帝三皇 |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
《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
五方杂处 | 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 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
五星联珠 | 五星:金、木、水、火、土星。 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 |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登极之日,久阴忽霁,八表镜清。”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指儒家经典。 |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
郭公夏五 | 《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 《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
九五之尊 | 九五:指帝位。 旧指帝王的尊位。 |
《周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五内如焚 | 焚:烧。 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
五马六猴 | 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 |
五湖四海 | 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 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
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三环五扣 | 形容捆绑结实。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
五彩缤纷 |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各种颜色错杂繁复。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
一五一十 | 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
五十笑百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五的成语、带五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