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乐的成语
带乐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引以为乐 | 把任何活动都视为一种快乐。 | |
安居乐俗 | 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 《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至老死不相往来。 |
乐善不倦 | 乐于坚持做好事。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 将别人的烦忧当作是自己的烦忧;将别人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乐。形容人富有同情心。 | 孟子梁惠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乐而忘归 | 乐:喜悦。 非常快乐,竟忘记返回。形容非常留恋。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巡狩,乐而忘归。” |
忽忽不乐 |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 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
邑邑不乐 | 邑邑:发愁的样子。 形容心里苦闷,很少言笑。 |
《南史・昙首传》:暕为尚书左丞仆射,当朝用事,骞自中书令为郡,邑邑不乐,在郡卧不视事。 |
乐善好施 |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 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礼废乐崩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 形容社会纲纪混乱,动荡不宁。 |
汉・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 |
长乐未央 | 未央:未尽。 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
《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
郁郁不乐 | 郁郁:心里忧愁;苦闷。 形容愁闷不乐。 |
唐・蒋防《霍小玉传》:“伤情感物,郁郁不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指艰难使人奋进,安逸使人沉沦。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 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唐・姚思廉《梁书・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 |
乐此不疲 | 乐:喜爱;爱好;疲:疲倦。 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乐尽悲来 | 犹言乐极生悲。 | 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
乐新厌旧 | 喜新厌旧。谓感情不专一。 | 唐・陆贽《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时俗常情,乐新厌旧,有始卒者,其唯圣人。” |
人生行乐耳 | 人生在世上只有寻欢作乐罢了。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消极人生观。 |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
具食与乐 | 备办了酒饭和歌舞。 |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乐道忘贫 | 喜乐正道,忘记了贫苦。 | 淮南子诠言训:“乐道而忘贫,故利不动心。” |
其乐融融 |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 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
王道乐土 | 王道: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遵循的道理;乐土:安乐的土地。 指施行仁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 |
|
乐而忘忧 | 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 |
伯乐一顾 | 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 《战国策・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
不改其乐 |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
乐道遗荣 |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 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
乐而不厌 | 喜爱而不厌倦。 | 宋・欧阳修《六一笔记・夏日学书说》:“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 |
乐极则忧 | 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安乐窝 |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 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乐的成语、带乐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