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与的成语

带与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5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与时俯仰 时:时势;俯仰:随宜应付。
跟着世风进退。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与天地同寿 寿:寿命。
与天地一样长久。比喻寿命很长。
战国・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虚与委蛇 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战国・庄子《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八回:“施主莫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
日不我与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与时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唐・李白《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
与狐谋皮 见“与虎谋皮”。 《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患难与共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
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天与人归 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与人无忤 忤:抵触。
没有和人相抵触的时候。指与人相处和善。
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
耻与哙伍 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
欲取固与
往哲是与 往哲:先哲,前贤;与:赞许。
古代圣贤所赞许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与草木俱腐 腐:腐朽。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
北宋《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古来贤豪,不遭兴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可胜咤哉!”
付与一笑
参与密勿 参与,参加。密勿,本义是努力,后来引申为机密。全句是说参加重要机密的讨论。多用来指参加中央政府的机密工作。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宁有恳恳忧此者乎。”
与世无竞 世:世人,周围的人。
不跟社会上的人竞争。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岁不我与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与民更始 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指除旧布新。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无与为比 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荣宠之盛,无与为比。”
色授魂与 色:神色;授、与:给予。
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李善注引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
与时俱进 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 清・姚鼐《谢蕴山诗集序》:(谢启昆)才丰气盛,锐挺飙兴,不可阻遏。……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十余年来先生之所造,与时俱进。……往时鸿篇巨制,人所惊叹以谓不可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
男不与妇敌 男的不与女的争斗。 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得罪了边氏,使她发起性来,‘男不与妇敌’,莫说被她咒骂不好应声,就是挥上几拳,打上几掌,也只好忍痛受苦。”
选贤与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
与天地同休 休:停止。
生命力与天地相同。比喻无穷无尽。
《神异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生,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相与一口 串通一气,异口同声。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未与人接 和社会上的人没什么交往。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与的成语、带与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