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的成语
带上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6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太上无情 | 太上:指圣人。 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上溢下漏 | 谓上富下贫。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天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 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晋・王沈《魏书》:“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
奉觞上寿 | ||
上德不德 | 形容很有德行的人,不自夸其德。 |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 比喻冒死去做艰巨危险的事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你有甚么为难的事,只管说!慢讲‘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就便‘赴汤蹈火,碎骨粉身’,我安龙媒此时都敢替你去作! |
离世遁上 |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上天不负苦心人 | 负:亏欠,辜负。 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
板上砸钉 |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 参见“板上钉钉”。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
顶头上司 | 本人或本单位的直接领导人或部门。 | 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
瓦罐不离井上破 |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担着风险干事难免会失手。 |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自古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只管做过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 |
至高至上 | 至:最。 最高,无可再高。 |
茅盾《子夜》:“吴荪甫忍不住笑了。范博文向来的议论——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 |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朗朗上口 |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 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
犯上作乱 | 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死狗扶不上墙 | 比喻不受别人尊重,不识抬举或没有培养前途。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我说来么,你可不依我,这死狗扶不上墙。 |
屋上乌 | 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 《韩诗外传》第三卷:“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 |
谮下谩上 | 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 唐柳宗元《骂尸虫文》:“谮下谩上,恒其心术,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
火上浇油 |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
玩于股掌之上 | 玩:玩弄;股:大腿;掌:手掌。 玩弄于大腿和手掌上。指轻易地把人操纵在手里任意摆布。 |
《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
跃跃纸上 |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秃僮,傻如跛婢,戆如屠户,懒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跃跃纸上。” |
梁上君子 | 梁:房梁。 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
下塞上聋 | 塞:堵塞不通。 聋:耳朵的听觉失灵。 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
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
上下一心 | 上上下下一条心。 | 先秦・荀况《荀子・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
上窜下跳 |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 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
上好下甚 | 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南朝・陈 姚最《续画品・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
马上房子 | 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上的成语、带上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