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的成语
带上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64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上天要价,落地还钱 | 指商业上的讨价还价,卖方把售价要得很高,买方则把价钱还得很低。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原是买物之人向来俗谈。 | 
| 上溢下漏 | 谓上富下贫。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天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 
| 走为上 | 同:走为上计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三十六计之第三十六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走为上计,或云“走为上策”,语出《南齐书・王敬则传》提到的“三十六策”:“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檀公,指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走为上计指檀道济伐魏不利,主动退兵事。三十六本为虚数,极言多的意思。后来有好事者穿凿附会,取书籍中的成语或典故,立为名目,凑足三十六之数。 |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 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 
| 谩上不谩下 | 瞒:欺骗。 欺骗上级,对下级无所顾忌。  | 
            宋・江万里《宣政杂录・通同部》:“又谓制作之法曰:‘谩上不谩下’,通衢用以为戏云。” | 
| 敬上爱下 | 敬:尊敬。 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 
            《汉书・王莽传下》:“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 
| 下情上达 |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 语出《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 上下翻腾 | 使上升又落下。 | |
| 掌上观文 | 见“掌上观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 
| 直上青云 | 直上:直线上升。 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 
            唐・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 
| 瓦上霜 | 屋瓦上的冰霜。比喻存在的时间极短。 | 唐・张籍《赠姚怤》: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 |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元・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 
| 上下浮动 | 短促而反复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地移动。 | |
| 计上心来 | 计谋涌上心头。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 陵上虐下 | 陵:通“凌”,欺侮;虐:残暴,侵害。 欺侮在上的人,侵害在下的人。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 
| 白日上升 | 犹言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 | 唐・贾岛《赠丘先生》诗:“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 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 
| 怒从心上起 |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 骑鹤上扬州 |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 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 濠梁之上 | 濠梁:濠水上的桥。 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 上楼去梯 |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上:居上位的人;好:爱好;甚:更厉害。 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指上行下效,影响深重。  |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 火上加油 |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 | 
| 不相上下 | 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 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 
            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 
| 上用目,则下饰观 | 在上边的能够明察,下边的伪装行为就会被发现。 | 《韩非子・有度》: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 | 
| 难于上青天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唐・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 ||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 
| 后来者居上 |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 鲶鱼上竹 |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 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鲶鱼上竹竿耶?”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上的成语、带上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