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的成语
带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1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飞黄腾踏 |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
黄白之术 | 黄白:黄金和白银。 相传道家有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指道家的炼丹术。 |
《汉书・淮南王安传》: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
黄麻紫书 | 见“黄麻紫泥”。 | 清・钱谦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
淹黄潦倒 | 形容病人形貌枯槁、气息奄奄的状态。 | |
橙黄桔绿 |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 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黄垆之痛 | 垆:放酒瓮的土墩子;黄垆:黄公酒垆;痛:悲痛。 收集亡友的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
碧落黄泉 | 碧落:天上、天界。 黄泉:地下。 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青黄无主 | 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黄,无法控制。形容因惊恐而神色不定。 | 清・天花藏主人《玉支矶》第十三回:四个侍妾见管小姐说的言语利害,惊得青黄无主,没话答应,走了出来。 |
槁项黄馘 | 杭:枯干;项:颈项;馘:脸。 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庄周《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
炎黄子孙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
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
眼腰黄赤 | 黄:金色的腰带;赤:红色的官服。 眼前是红色的官服,腰中是金色的腰带。指荣华富贵。 |
宋・刘克庄《好事近・壬戍生日和居厚弟》词:“雪鬓霜髭不管,管眼腰黄赤。” |
青苔黄叶 | 青苔遍地,落叶纷飞。形容山居人家沉静荒凉的景象。 | 唐・刘长卿《酬李穆见寄》诗: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
黄金失色 | 黄金失去了颜色。比喻人倒霉时才能再大也不能发挥作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 |
杨生黄雀 | 见“杨雀衔环”。 | 五代・李瀚《蒙求》诗:“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
黄公酒垆 |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 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
黄连树下弹琴 | ||
怀黄佩紫 | 指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指身居高官显位。同“佩紫怀黄”。 | 唐・姚思廉《梁书・陈伯之传》:“,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 |
牵黄臂苍 | 牵:领着;黄:指狗;苍:指鹰。 牵着狗,带着鹰。比喻不务正业,沉湎于游猎玩乐之中。 |
《抱朴子・金丹》:“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擎苍牵黄 | 擎:举;苍:指苍鹰;黄:黄犬,指猎狗。 形容带着鹰和犬出猎时的姿态。 |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周瑜打黄盖 | 两相情愿。 | 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
抽黄对白 | 谓只求对仗工稳。 | 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
人约黄昏 | 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 宋・欧阳修《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在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 |
黄杨厄闰 |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 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
宋・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退圃》:“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
黄中通理 | 理:玉石的纹路,引申为物的纹理或事的条理。 以黄色居中而兼有四方之色。指通晓事物的道理。 |
《周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
黄雀在后 | (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 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黄发骀背 | 见“黄发台背”。 | 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
回黄转绿 |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 晋・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
数黑论黄 | 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
青灯黄卷 |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 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黄的成语、带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