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鸟的成语

带鸟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文鸟之梦 形容人的文思新颖。 《晋书・罗含传》: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
鸟为食亡 鸟儿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鸟散鱼溃 溃:溃散。
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南史・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鸮鸟生翼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今老幼皆以温饱,遂如鸮鸟生翼,欲啄母睛邪!”
惊弦之鸟 见“惊弓之鸟”。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鸟哭猿啼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熊经鸟引 同“熊经鸟申”。 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
禽息鸟视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三国・魏 曹植《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笨鸟先飞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也作“夯鸟先飞”。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飞鸟之景 景:通“影”。
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比喻事物具有动中有静的的变动关系。
战国・庄子《庄子・天下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鹄面鸟形 鹄:天鹅。
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
元・王恽《入奏行》:“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
穷鸟投人 投:投入。
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
《北齐书・元韶传》:“穷鸟投人,尚或矜愍,况诸王如何弃乎?”
鸟面鹄形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鸟声兽心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战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鸟啼花怨 形容悲伤怨恨。 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鸟骇鼠窜 形容惊恐逃窜。 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羊肠鸟道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虫书鸟篆 书:字体。
字体像鸟虫。借指外国文字。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0回:“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上面写着虫书鸟篆,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
青鸟传音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
指使者传递信息。
《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三寸鸟,七寸嘴 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熊经鸟伸 见“熊经鸟申”。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
青鸟殷勤 青鸟:古代传说中传送信件的使者。
比喻常通信息,传递消息。
鸟枪换砲 比喻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砲,同“炮”。
作鸟兽散 形容一群人慌乱的散开,好像鸟兽受到惊吓向四面八方逃逸一样,毫无秩序可言。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今无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脱罪归报天子者。”
鱼溃鸟散 比喻军队溃败。 《宋书・武帝纪中》:“番禺之功,浮级万数,左里之捷,鱼溃鸟散。”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烹:煮烧。
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青鸟传信 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
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唐・欧阳洵《艺文类聚・青鸟》引《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鸟的成语、带鸟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