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骨的成语

带骨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7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镂心刻骨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亲如骨肉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丰肌弱骨 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 宋・范成大《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独立风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
请骸骨 请:求。
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
煎膏炊骨 煎:一种烹饪方法;膏:油脂;炊:烧火做饭。
煎油脂,烧骨头。比喻残酷压榨。
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监司昨日兴常例,煎膏炊骨民无计。”
刻骨铭心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
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积毁消骨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汉・刘向《新序・杂事三》:“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逐墨翟,以孔墨之辩而不能自免,何则?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痛心刻骨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明史・刘健传》:“臣等遭逢先帝,临终顾命,惓惓以陛下为托,痛心刻骨,誓以死报。”
黏皮著骨 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
寒气刺骨 冷得几乎失去知觉,感到特别冷。 曲波《林海雪原》:“一个寒气刺骨的早上,小分队到达九龙汇。”
切骨之寒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
形容冷得刺骨。
南朝・梁・萧统《黄钟十一月启》:“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
敲骨剥髓 犹敲骨吸髓。 《封神演义》第二九回:“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蛊惑天子,残虐万民,假天子之命,敲骨剥髓,尽民之力肥润私家,陷君不义,忍心丧节,如令兄者。”
粉骨糜身 犹言粉骨碎身。 宋・岳飞《奏乞解军务札子》:“苟非木石,宁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
吃人不吐骨头 比喻又残暴,又贪婪。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赖骨顽皮 形容蛮横倔强,不肯认罪或服输。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这媳妇年纪儿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
碎骨粉尸 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刻骨仇恨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恨入骨髓 从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起死人而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枯骨生肉 犹言起死回生。 唐・魏征《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
骨肉之恩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恩:亲爱。
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8回:“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千金市骨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瘦骨嶙嶙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情深骨肉 骨肉:比喻至亲。
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柳骨颜筋 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割骨疗亲 股:大腿。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冢中枯骨 冢:坟墓。
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肉薄骨并 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元史・郝经传》:“且鄂与汉阳分据大别,中挟巨浸,号为活城,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委破壁孤城而去。”
众毁销骨 指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宋・李纲《宫词谢表》:“众毁销骨,虽贻投抒之嗟;太阳中天,必冀容光之照。”
浊骨凡胎 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释迦佛也恼下莲台。”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骨的成语、带骨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