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顿的成语

带顿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搓手顿脚 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4回:“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叫了签稿,请了刑名师爷,大家斟酌,想不出一个法子。”
饱餐一顿 指大吃一顿。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顿兵坚城 顿:停留;坚城:坚固的城池。
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顿之燕坚城之下。
椎心顿足 同“椎胸顿足”。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每一循省未尝不椎心顿足,仰天长恸也。”
捶胸顿足 捶:敲打;顿:跺。
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明・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顿足捩耳 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宋・王銍《默记》卷上:“晋公候于阁门,见其甚久。则顿足捩耳云:‘无及矣。’”
顿足不前 停顿下来不前进。
鞍马劳顿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椎胸顿足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顿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豁然顿悟 同“豁然大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豁然顿悟,曰:‘翁不知贾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顿足捶胸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沉郁顿挫 郁:低沉郁积。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唐・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情窦顿开 窦:孔穴;情窦: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
指少男少女刚开始懂得爱情。
宋・袁采《袁氏示范・子弟当谨交游》:殊不知此非良策,禁防一弛,情窦顿开,如火燎原,不可扑灭。
摇首顿足 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绝耳顿足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仓腐寄顿 仓:仓库;腐:腐烂;寄顿:储存。
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经腐烂。
宋・文天祥《正气歌序》: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顿脚捶胸 同“顿足搥胸”。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舟车劳顿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
劳顿:劳累疲倦。
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沉疴顿愈 沉疴,拖了很久的重病。顿,忽然、马上。全句是说病了很久,忽然痊愈。 晋书乐广传:“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顿足椎胸 同“顿足搥胸”。 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众捣毁日货》:“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人、孺子、车夫、苦力,风元不口谈抵制,戟批痛骂,握拳怒目,顿足椎胸。”
铿镪顿挫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顿足失色 顿足:跺脚。
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
形容十分惊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猗顿之富 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家境富裕。
像猗顿那样富有。泛指拥有巨额财产。
《韩非子・解老》: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牵衣顿足 形容极为悲痛,难以分享的样子。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整顿干坤 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
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拊膺顿足 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叹骨肉拊膺顿足,曷胜哀痛。”
椎膺顿足 同“椎胸顿足”。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难怪个个中国青年读《女神》,没有不椎膺顿足,同《湘累》里的屈原同声叫道——哦,好悲切的歌词!”
搓手顿足 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手顿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顿的成语、带顿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