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隔的成语

带隔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隔阔相思 隔:距离、间隔;阔:广、大。
相隔很遥远,非常想念。
《后汉书・臧洪传》:隔阔相思发于寐寤,相去步武,而趋舍异归。
仙尘路隔 尘:尘世。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仙尘路隔,不能相依。”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恍若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
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世矣。”
人心隔肚皮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与世隔绝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迥隔霄壤 迥:远;霄壤:天地。
形容差别很大,像天地悬殊。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9回:“弓也易合,弦也靠怀,不但终身无病,更是日渐精熟,这与托字迥隔霄壤了。”
隔屋撺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
远隔重洋 重洋:一重重的海洋。
指相距遥远。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无如远隔重洋,何能前去看来。”
亲不隔疏 亲:亲近的人;疏:疏远的人。
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的人隔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谮先’也不知道?”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须:应当。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元・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二折:“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理,瞒着老夫,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
仙凡路隔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
隔窗有耳 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蝴蝶过墙,隔窗有耳,莲花瓣卸,堕地无踪。”
父子无隔宿之仇 宿:夜。
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牵挛乖隔 挛,系。乖隔,分离。全句是说心相系、身相离。比喻彼此思念,互相牵挂,但是却分隔两地。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牵挛乖隔,各欲白首。”注:“牵挛,谓牵挂也,系念也。”
隔靴抓痒 同“隔靴搔痒”。 《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须:应当。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0回:“正是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公子听得仔细,即心中转道:‘奇怪,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夫妻无隔夜之仇 夫妻之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形容夫妻间的恩怨容易化解。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常言道,夫妻无隔夜之仇,说不定明朝一早你就回去了。”
隔宿之仇 宿:夜。
隔夜的仇怨。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8回:“谁家两口子没有言差语错呀?夫妻们有隔宿之仇么?”
天悬地隔 悬、隔:距离远。
比喻相差极大。
《南齐书・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夫妻无隔宿之仇 宿:夜。
夫妻之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形容夫妻间的恩怨容易化解。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夫妻无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
隔皮断货 谓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歧路灯》第八回:“不是为他中了举,便说深远。只是那光景儿,我就估出来六七分。兄弟隔皮断货,是最有眼色的。”
人天永隔 人天:人间、天上,指生死。
生者还在人间,死者已归天,从此永久分离再不能相见。哀悼死者之辞。
隔二偏三 隔:偏远。
比喻不按顺序,没有条理。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俺爹这两日隔二偏三的也甚没意思,看姐姐恁的依俺们一句话儿,与他爹笑开了罢。
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
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隔靴搔痒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一水之隔 受一条河水的阻隔。比喻双方因受水路交通不便而很少会面。 《古诗十九首》其一:“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眽眽不得语。”宋・苏轼《与佛印禅师》:山中苦寒,法体清康。一水之隔,无缘躬诣道场,少闻謦欬。
关山阻隔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元・郑德辉《・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隔壁听话 见“隔壁听”。 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盖非特文章气节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闻于经书师友与意见之所窥测,而自以为道者,亦竟如隔壁听话,全无交涉。”
位尊贱隔 位:官位;贱:指地位卑贱的人,即老百姓。
官位越高就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越大。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隔的成语、带隔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