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闭的成语

带闭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闭口捕舌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晋书・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闭门不出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闩门闭户 闩:门上横木。
犹言关门闭户。
清・李雨堂《五虎征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过晚膳,不坐马匹,带了八个排军徒步悄悄同行,至半个时辰已到了天王庙。将已二更时候,左右人家多已闩门闭户,庭园寂静无声。”
闭关绝市 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清・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即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喻对应该阻止的事情佯装没见,姑息纵容。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你老人家乡里姐姐嫁郑恩──睁着个眼儿,闭着个眼儿罢了。
闭明塞聪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闭门墐户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见“闭门塞窦”。
吃闭门羹 羹:流汁食品。
比喻串门时,主人不在家,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深闭固距 紧紧闭关,坚决抵制。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
闭门却轨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见“闭门扫轨”。
闭合自责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合自责,终不大言。”
闭合思过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合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夜不闭户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闭门思过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
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宋・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撒手闭眼 撒手:放开手,指不管;闭眼:闭着眼睛,看不见。
形容对事情不再负责,不再插手。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
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唐・冯贽《云仙杂记》第一卷:“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闭壁清野 犹言坚壁清野。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 《南齐书・曹虎传》;“部勒小戍,闭壁清野。”
闭境自守 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明・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闭关自主 指关闭关口,不和外国来往。 见“闭关自守”。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闭户斲轮
闭关自守 守:防守。
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闭关锁国 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
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周易・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闭门塞户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见“闭门塞窦”。
闭口结舌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
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闭目塞耳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唐・魏征《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闭口不谈 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闭的成语、带闭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