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钟的成语

带钟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钟鼓馔玉 谓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窃钟掩耳 掩耳:捂住耳朵。
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钟馗捉鬼 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
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山崩钟应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尧舜千钟 钟:古代酒器。
像尧、舜那样一次能饮许多钟酒。比喻人的酒量大。
《孔从子・儒服》: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者。
钟鸣鼎列 见“钟鸣鼎重”。 清・曹寅《题铜官秋色图》:“都尉起家勋戚,钟鸣鼎列,极福终其身。”
龙钟老态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唐・李端《赠谢戴》: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
钟鸣漏尽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
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钟鼓乐之
黄钟长弃 见“黄锺毁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撞钟鼎食
钟灵毓秀 钟:汇聚;集中;毓:孕育;产生。
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钟盘烛龠 烛:指烛光;龠:古时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
形容因学识浅陋而造成错误。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毁钟为铎 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钟鼓之乐 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汉・贾谊《论时政疏》:“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
年迈龙钟 龙钟:行动不灵便。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再来拜谒墓道了。”
洪钟大吕 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至其真洪钟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
击钟陈鼎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潦倒龙钟 潦倒:颓丧,不得意;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形容年老体弱多病,很不得意。
唐・李华《卧病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潦倒龙钟,百病丛体。
鼎食鸣钟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宋・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将期乎鼎食鸣钟,宁虞往吝。”
暮鼓朝钟 见“暮鼓晨钟”。 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钟鼓之色 见“钟鼓之色”。 《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撞钟是和尚的职责,只要当一天和尚,就必须撞一天钟。比喻人只要在职一日,就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尽一日的职责。 金瓶梅第二十六回:“我做了一日和尚,撞了一日钟。”
钟仪楚奏 钟仪:春秋时楚国的乐官,被晋国俘虏,晋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仍旧是楚国的音乐。
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文子曰:‘楚囚,君子也一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音声如钟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
老迈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万钟之藏 钟:量器,六石四斗为一钟。
形容储藏财物非常多。
《管子・国蓄》:故守之以准平,使万使之都,必有万钟之藏。
暮鼓晨钟 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言论。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生活。 南朝・粱・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钟鸣鼎食 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
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钟的成语、带钟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