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钟的成语
带钟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钟鸣鼎列 | 见“钟鸣鼎重”。 | 清・曹寅《题铜官秋色图》:“都尉起家勋戚,钟鸣鼎列,极福终其身。” |
暮鼓朝钟 | 见“暮鼓晨钟”。 | 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
我辈情钟 | 比喻自己对人对事感情强烈、专注,不能忘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钟仪楚奏 | 钟仪:春秋时楚国的乐官,被晋国俘虏,晋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仍旧是楚国的音乐。 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文子曰:‘楚囚,君子也一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
情钟我辈 | 钟:集中;我辈:我们,我等。 我们这些人最富于情感,容易动感情。 |
宋・苏轼《答参寥二首》:辩才遂化去,虽来去本无。而情钟我辈,不免凄怆也。 |
黄钟瓦釜 |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 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钟鸣漏尽 |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 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
潦倒龙钟 | 潦倒:颓丧,不得意;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形容年老体弱多病,很不得意。 |
唐・李华《卧病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潦倒龙钟,百病丛体。 |
掩耳盗钟 | 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 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鸣钟列鼎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因用“鸣钟列鼎”或“鸣钟食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
塞耳盗钟 |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
鼎食鸣钟 |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 宋・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将期乎鼎食鸣钟,宁虞往吝。” |
朝钟暮鼓 |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鼎食钟鸣 |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 |
情之所钟 | 钟:汇聚,专注。 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
《晋书・王衍传》:“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寸莛撞钟 | 莛:草茎。 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
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
撞钟击鼓 | 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 | 战国・郑・墨翟《墨子・非乐上》:“撞巨钟,击鸣鼓。” |
钟鼓之色 | 见“钟鼓之色”。 | 《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 |
钟盘烛龠 | 烛:指烛光;龠:古时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 形容因学识浅陋而造成错误。 |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
洪钟大吕 | 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
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至其真洪钟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 |
钟鸣鼎食 | 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 |
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音声如钟 |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 |
钟鸣鼎重 | 谓官高位重。 | 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 |
情有独钟 | 钟:汇聚,专注。 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
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
晨钟暮磬 | ||
钟鼓乐之 | ||
钟漏并歇 | 比喻年老衰残。 | 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
钟离委珠 | 钟离:汉钟离意,曾任尚书之官;委珠:抛弃珍珠。 指钟离意拒绝接受不正当的财物。比喻不受赃,拒收不义之财。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钟离意传》:“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矶,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钟的成语、带钟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