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辙的成语
带辙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行无辙迹 | 辙迹:车轮辗过留下的痕迹。 指离开后,便没有留下痕迹。 比喻行踪不定,无法寻觅到踪迹。 |
晋・刘伶・《酒德颂》“行无辙迹,居无室庐(简陋的屋子),幕天席地(将天当幕,把地当席,形容将天地当成屋舍) ,纵意所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艺文类聚》卷七一引 晋 枣据 《船赋》:“且其行无辙迹,止无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驰奔。”南朝 梁 任昉 《答刘居士》诗:“行无辙迹,理绝心机。” |
更弦易辙 |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 《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 |
万殊一辙 | 殊:不同、差异;辙:车轮在路上轧出的痕迹。 指一切事物都有差别,但道理都是一样。 |
晋・卢谌《赠刘琨》:爰造异论,肝胆楚越,惟同大观,万殊一辙。 |
攀车卧辙 | 见“攀辕卧辙”。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 |
覆车之辙 | 覆车:翻车;辙:车辙。 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 |
《旧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
循涂守辙 | 亦作“循途守辙”。遵守规矩。 |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耳。” |
改弦易辙 | 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 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 |
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
凭轼结辙 | 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 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
《子华子・晏子问党》:“游士无所植其足,则凭轼结辙而违之。” |
重蹈覆辙 |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
若出一辙 | 辙:车辙。 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 |
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 |
一改故辙 | 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 |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 辙:车轮轧过的痕迹。 指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
宋・沈作喆《寓卷》七:尊宿语言问答之间,未尝见面交谈也,而说法度人千里同音,如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了无差异。 |
循途守辙 | 见“循涂守辙”。 | 明・归有光《与周子和大参》:“今当路一似循途守辙,殊不可解。” |
螳螂拒辙 |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唐・刘知幾《史通・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
复蹈其辙 |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
元《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
出于一辙 | ||
再蹈覆辙 | 再:重复;蹈:踩、踏;辙:车迹、道路。 重复走翻车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训。 |
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辑・曼陀罗华》:“这也是一种经验呢,我们都是年青人,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我们可以不再蹈覆辙了。” |
殊辙同归 | ||
蹈人旧辙 | 辙:车迹,指道路。 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 |
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以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 |
蹈其覆辙 | 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 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
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其覆辙也。” |
辙环天下 |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乘车环游天下。 |
唐・韩愈《进学解》:“昔者孟柯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干行。” |
熟路轻辙 | 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 宋・张榘《摸鱼儿・为赵懒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曲折,依然熟路轻辙。” |
车辙马迹 |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
更弦改辙 | 见“更弦易辙”。 | 明・宋濂《谕安南国诏》:“揆于大义,必讨无赦。如或更弦改辙,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庶几可赎前罪。” |
枯鱼涸辙 |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 比喻陷入困境。 |
战国・庄子《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
涸辙枯鱼 | 见“涸辙鱼”。 |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
前辙可鉴 | 见“前车之鉴”。 | 宋・陈亮《与石应之书》:“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可鉴。” |
靡旗辙乱 | 靡:倒下。 指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
《宋书・沈攸之传》:“未有凭陵我郊沂,侵轶我河县,而不焚师殪甲,靡旗辙乱者也。” |
出门合辙 | 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 ’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明何景明《述归赋》:“至其矩法则闭户造车,出门合辙,不烦登途比试矣。 ”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 |
《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辙的成语、带辙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