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赴的成语
带赴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慷慨赴义 |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 赴义:为正义而死。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
赴汤跳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 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
全力赴之 | 赴:前往。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五・东汉尚名节》:盖当时荐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捐躯赴难 | 躯:身体。 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首尾相赴 | 首尾:前后。 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持论常圆满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 |
如赴汤火 | 好像迈进开水和火中。比喻进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
走马赴任 |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 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赴险如夷 |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 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
《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
赴东海而死 | 赴:往,去。 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
憬然赴目 | ||
赴汤投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 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
玉楼赴召 | 文人早死的婉词。 |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
赴难如归 | ||
百川赴海 | 百:表示多。 川:江河。 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
蹈火赴汤 | 同“蹈汤赴火”。 | 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
违利赴誉 | 违:离去,引申为放弃;赴:奔走。 去利欲而求名誉。指图名不图利。 |
汉・王充《论衡・答佞》: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
分劳赴功 | 分担劳苦,尽职建功。 | 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书、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亲王大学士,则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绝无分劳赴功之效,惟有推诿牵掣之能。” |
重赴鹿鸣 | ||
探汤赴火 | ||
蹈赴汤火 | 同“蹈汤赴火”。 | 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
负石赴渊 | 渊:深涧。 背着石头跳进深渊。比喻人以死明志。 |
汉・刘向《说苑・说丛》:故君子慎言出己,负石赴渊,行之难也。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 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蹈汤赴火 | 比喻不避艰险。 |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
入火赴汤 | 喻不避艰险。 | 《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
云趋鹜赴 | 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 清・魏源《淮北票盐志叙》:“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而纲商岸悬课绌,票商云趋鹜赴者,何哉?” |
夜蛾赴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赴:投入。 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标。 |
《魏书・崔浩传》:“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 |
违利赴名 |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 汉・王充《论衡・答佞》:“上世列传,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
修文赴召 | ||
赴火蹈刃 | 赴:前往;蹈:踩踏。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赴的成语、带赴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