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质的成语

带质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坚忍质直 坚忍:坚毅不拔;质直:正直。
性情坚毅不拔,品格质朴率直。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羊皮虎质
质木无文 指诗文质朴而少文采。也用以形容人品朴实无华。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东京二百载中,惟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溺心灭质 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丽质天生
质非文是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材薄质衰 指才情资质薄弱。有时用为谦词。 清・吴敏树《上曾侍郎书》:“敏树材薄质衰,不敢图附青云。”
援疑质理 援:引、提出;质:询问。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
妍姿艳质 形容女子的体态容貌很美。
兰质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唐・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熏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虎皮羊质 质:本性。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质伛影曲 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李玫《纂异记・齐君房》:“质伛影曲,报应宜然。”
蕙质兰心 蕙:一种香草;兰:兰花。
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宋・柳永《离别难》:“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出疆载质 疆:边疆;质:同“贽”,古代初次见面的礼物。
指带着见面礼到国外去。比喻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外国。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玉质金相 金、玉:比喻美好;质:本质;相:外貌。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汉・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文质彬彬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羊质虎形 质:本性。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慈溪太后演义》第13回:“看似新机勃发,政局昌明,其实是徒袭皮毛,未得精髓,羊质虎形,济什么事?”
弃文存质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
质疑辨惑 谓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张彦清]初从朱子游,得其大旨,后与李公吕质疑辨惑,造谐益深。”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淑质英才 淑:善良;英:非凡。
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蒲柳之质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
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质而不野 质:朴素、单纯。
野:粗俗。
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后汉书・班彪传上》:“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
浊质凡姿 凡庸的姿质。 清・洪昇《长生殿・闻乐》:“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
犬羊之质 犬羊一般的体质。比喻才低质劣。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
幽闺弱质 闺阁中的弱女子。
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汉・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兰质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唐・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薰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
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质的成语、带质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