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谈的成语

带谈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4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谈辞如云 形容谈话时言辞如飘云那样奔涌而出。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符融传》:“融幅巾奋裒,谈辞如云。”
夺其谈经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虚谈高论 高:高超;虚:空。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谈高论,专在荣利。”
避而不谈 有意回避;不去谈论。 徐迟《一九五六年特写选>序言》:“尖锐的矛盾,避而不谈,或加水冲淡了。”
举止言谈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谈何容易 本指臣下向君王进言不容易。现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容易。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谈笑有鸿儒 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
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高雅闲谈 高奥奇妙,儒雅端正,安闲恬淡。一般多形容诗文风格。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街谈市语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群众舆论。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
里谈巷议 里:乡里、邻居。
邻里街巷间人们的议论谈说。指民间的议论。
宋・曾敏行《独醒杂说・附录》:“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里杂家,里谈巷议,无不记览。”
谈过其实 犹言言过其实。 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尝谓谈过其实,辨而非真。”
高谈虚论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奇谈怪论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谈论、文章。 清・钱泳《履园丛话・春旧・仲子教授》:“乾隆戊申岁,余往汴梁,遇华秋帆中丞幕中,两眼若漆,奇谈怪论,咸视异物,无一人与言者。”
抵掌而谈 指谈得很融洽。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谈天论地 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俺门中未有三千客出来的谈天论地胸卷江淮。”
谈笑封侯 说笑之间就封了侯爵。旧时形容获得功名十分容易。 唐・杜甫《复愁》诗:“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
说东谈西 见“说东道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
谈今论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元・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俭腹高谈 俭腹:腹中空空,比喻知识匮乏。
腹中知识匮乏,却喜欢高谈阔论。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俭腹高谭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
泛泛而谈 泛泛:平常,不深入。
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而只能泛泛而谈,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
空谈快意 快意:使内心感到痛快。
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却不付诸行动,只是为了口头痛快。
毛泽东《论持久战》:“或者只是空谈快意,并不准备真正去做。”
皮相之谈 指只看外表,不求深入理解的肤浅见解。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钟嵘说他“源出于《小雅》”,似乎是皮相之谈。”
高谈弘论 弘:大。
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
口谈道德,志在穿窬 穿窬:指偷摸盗窃的行为。
嘴上在讲仁义道德,心里却在想着翻墙越壁偷东西。常用以讽刺伪君子。
明・李贽《焚书・又与焦弱侯》: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
纸上谈兵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
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家丑不可外谈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不可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
附耳密谈 附:贴近。
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谈天说地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论。形容漫无边际地谈论或指随意闲扯。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谈天说地,讲古论今。”
谈空说有 泛指闲谈、空谈。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谈经说法 讲说佛经佛法。 元・无名氏《僧犯奸得马表背救》:对人前敲禅板谈经说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谈的成语、带谈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