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的成语
带诚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闲邪存诚 | 闲:防备,禁止。 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
《周易・乾》:“闲存其诚。”孔颖达疏:“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
开心见诚 | 见:显现出。 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推诚相待 | 诚:诚实的心意。 指以真心对待人。 |
《北齐书・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
竭诚相待 | 竭诚:竭尽诚意。 待:对待。 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尽心竭诚 | 尽心:竭尽心力;竭诚:竭尽忠诚。 比喻竭尽心力和诚意。 |
汉・张禹《奏事》:“以臣下各得尽心竭诚,而事公明。” |
修辞立诚 |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周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
脩辞立诚 | 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 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
精诚贯日 | 精:精神,精力;精诚:至诚;贯:用绳子穿起来,引申为贯通。 形容极端忠诚。 |
元・白朴《沁园春・十二月十四日为平章吕公寿》:“把金汤固守,精诚贯日,衣冠不改,意气横秋。” |
推诚接物 |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 《晋书・刘元海载记》:“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 |
至诚无昧 | 昧:欺瞒。 极为诚实,不存有欺瞒之心。 |
唐・贾曾《唐祭汾阴乐章・雍和》:“有豆孔硕,为羞既臧。至诚无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乐康。” |
少年老诚 | 见“少年老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诚的玉郎了。” |
主敬存诚 | 语本《易·干》:“闲邪存其诚。 ”《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 ”谓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
语本《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 |
心悦诚服 |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诚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诚:真心。 |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忠款诚信 | 款:诚恳。 真诚守信,没有二心。 |
汉・刘向《列女传・齐桓卫姬颂》:“齐桓卫姬,忠款诚信。” |
诚欢诚喜 | 诚:真是,的确。 形容非常欢喜。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诚欢诚喜,无所恨也。” |
赤诚相待 | 赤诚:极真诚、忠诚。 以至诚之心待人。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
亲爱精诚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 节:气节,义节。 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
诚恐诚惶 | 诚:确实;惶:害怕。 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
明・汤显祖《南柯记・朝议》:“念臣棼诚恐诚惶,壍江城遭寇与拦当。” |
至诚如神 | 至诚:极其诚恳。 指精神所至,可以推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如同神仙一样。 |
《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
推诚布信 | 诚:真心,诚意;信:诚实,信义。 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周书・于翼传》:“翼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 |
真心诚意 |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
达诚申信 | 达:表达;申:申明;信:诚实。 表达忠诚信实的心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榖,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
倾抱写诚 | 谓推诚相待。 | 清・曾国藩《苗先簏墓志铭》:“君既习于祁公,又与诸君倾抱写诚,契合无间。” |
推诚相与 | 诚:相信。 指以真心诚意与他人相处。 |
《北齐书・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
诚可格天 | ||
至诚高节 | 至:最。 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
犬马之诚 |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
推诚待物 | 诚:真心;物:他人。 以诚心对人。 |
《明史・邹智传》:“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由其进身之初,多出私门,先有以致陛下之厌薄。” |
五体投诚 | 同“五体投地”。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诚的成语、带诚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