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识的成语
带识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碍口识羞 | 碍口:说不出口。 指怕羞而不说话。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
通元识微 |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 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仰溯圣人之蕴者,则有司存焉。” |
有度有识 | 度:度量;识:见识。 既有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又有广博的学识和主张。 |
明・吴惟顺《兵镜吴子十三篇》:详审斟酌,斯为有度有识之将也。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知高识低 | 知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识大体,说话、做事有分寸。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 |
知机识窍 | 窍:比喻事情的关键。 掌握时机和关键。形容人机灵。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0回:“你又知机识窍,见景生情,这事大有可成。” |
目不识书 |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
高才远识 |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召陵谢子微,高才远识。”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
知机识变 | 机:时机。 指能了解、掌握时机,识别、适应时局的变化。 |
《旧唐书・尉迟敬德等传》:“史臣曰:‘皆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
人生识字忧患始 | 忧患:忧愁,苦难。 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指一个人识字以后,从书中增长了见识,对周围事物就不会无动于衷。 |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
远见卓识 | 卓:高超;识:见识。 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 |
明・焦靖《玉堂丛话・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
不学无识 | 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 宋・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朱斐对上,指大理寺为诏狱。公论‘斐不自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斐。” |
博学多识 |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
不识不知 |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 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
通才达识 | 通才:指学识渊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达识:通晓事理。 形容学贯古今,才识兼备的人。 |
晋・欧阳建《言近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至于通才达识,咸以为然。 |
稍识之无 | ||
目不识字 |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
知羞识廉 | 羞:羞愧。 廉:廉耻。 指人知道羞愧、廉耻。形容有修养。 |
明・汤显祖《紫钗记・玉工伤感》:“小妮子非抛闪,知羞识廉。” |
强识博闻 | 同“强记博闻”。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于国家掌故。” |
目论浅识 | 目论:眼前之论。 比喻见识短浅。 |
|
爱口识羞 | 爱:吝惜。 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 |
闳识孤怀 | 远大的见解,独特的情操。 | 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班氏闳识孤怀,不逮子长远甚。” |
一般见识 |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 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二回:“此诗浅见薄识,乃荒唐之说,不知此乃坐井观天,浅见薄识之辈。” |
才多识寡 | 才:才识。 识:见识。 寡:少。 天资高,但见识少。 |
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
蒲元识水 | 蒲元:人名。 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
《太平御览》:“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 |
高才卓识 | 见“高才远识”。 | 《隋唐演义》第七六回:“[上官昭容]果是高才卓识,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况臣等。” |
老马识涂 | ||
高见远识 | 谓见识高远。 | 宋・赵彥卫《云麓漫钞》卷十:“圣人高见远识,固不可以小智测度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识的成语、带识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