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虫的成语

带虫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8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猿鹤沙虫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鸟迹虫丝 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
雕虫刻篆 见“雕虫篆刻”。 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尽清闲。”
蛙鼓虫吟 各类蛙虫和鸣,如同有人唱歌、有人伴奏般。
雕虫末伎 见“雕虫末技”。 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
虫臂鼠肝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庄周《庄子・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水火兵虫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
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无毛大虫 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 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四件事无毛大虫,再休与酒色财气相逢。”
虎豹狼虫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吓得磕头礼拜。”
鼠肝虫臂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战国・庄子《庄子・大宗师》:“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雕虫薄技 犹言雕虫小技。 清・陈维崧《满庭芳・赠表兄万大士》词:“少日亲情,两家中表,羊车竞戏阶前,雕虫薄技,里塾又随肩。”
蓼虫忘辛 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文选・王粲(七哀)》:“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晋・左思《魏都赋》“习蓼虫之辛,玩进退之维谷。”
物腐虫生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宋・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雕虫小技 雕:刻;虫:鸟虫书。
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唐・魏征《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彫虫篆刻 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以之喻词章小技。
虫鱼之学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虫臂拒辙 拒:抵抗;辙:车轮痕迹,指车。
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
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
夏虫疑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
猿鹤虫沙 比喻战死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士。 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雕虫小艺 犹言雕虫小技。 南朝・梁・沈约《梁武帝集>序》:“雕虫小艺,无累大道。”
雕虫篆刻 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因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按,“虫”指虫书,“刻”指刻符,各为一种字体。
肉腐出虫 肉腐烂了,就会生出蛆虫。比喻事物本身不健全,祸患自然就发生。也比喻国家不安定,外侮就会乘虚而入。 《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肚里蛔虫 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鸡虫得丧 同“鸡虫得失”。 清・蒋士铨《临川梦・不梦》:“鸡虫得丧成恩怨,鸟鼠因缘见短长。”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三国・魏 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蓼虫不知苦 蓼:一种有辣味的草。
蓼的味苦,寄生于蓼的虫不觉得它苦。比喻人安于习惯,不知辛苦。
汉・东方朔《七谏》:“蓼虫不知徙乎葵菜。”唐・白居易《自咏五首》其二: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指勤勉的人才能成功。
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
英国谚语\"Early bird\" 是从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这一句话衍变而来的. 这一句谚语最早是在 1605 的英国有纪录, 而且很常用的一句话. 久而久之就变成只有简称为 \"early bird\" 了.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虫的成语、带虫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