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荆的成语

带荆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披荆棘
满目荆榛 荆:荆条,灌木。
榛:树丛。
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旧五代史・唐书・张全义传》:“蔡贼、孙儒、诸葛爽争据洛阳,迭相攻伐,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
披荆斩棘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
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钗荆裙布 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西汉・刘向《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裙布荆钗 以布作裙,以荆代钗。比喻贫困。同“钗荆裙布”。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贵贱,不可概论。夫人是香闺绣阁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荆钗之贫妇。”
三田分荆 比喻兄弟之间重新和好。 晋・南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裙布钗荆 钗:妇女的发饰;荆:灌木名。
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裙布钗荆,任是村妆希罕。”
荆棘丛里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
比喻境遇恶劣,坏人很多的地方。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荆棘丛里难容凤,沧海波心好变龙。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
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
荆棘满腹 比喻内心尽是不良的念头。 唐・孟郊《择友》诗: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荆衡杞梓 荆:荆山;衡:衡山;杞梓:两种好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
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之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地棘天荆 谓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朱谦良《感怀和病侠》:“地棘天荆谁管得,此身权寄水云邨。”
荆钗裙布 荆:灌木名;钗:妇女的发饰。
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
明・范受益《寻亲记・剖面》:“荆钗裙布,还有甚娇娆?”
铜驼荆棘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
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
比喻眼力差,识别不出贤人或珍品。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一回: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过后方知君子,千万饶恕我则个。
灵蛇之珠,荆山之玉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三国・魏・曹植《与汤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荆棘满途 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 元・任昱《上小楼・隐居》:“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
蜗舍荆扉 象蜗牛壳似的房子,用荆条编的门户。形容极简陋狭小的房屋。扉:门户。
鲁女泣荆 比喻留恋旧物,勾起对往事的缅怀。 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跋山谷字》:予所以玩之者,实锺鲁女泣荆之情。
荆棘铜驼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
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荆榛满目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
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举动荆棘 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荆南杞梓 荆:荆山,在今湖北省;杞梓:杞树和梓树,都是优质木材。
荆南地方的杞树和梓树。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南史・庾域传》:庾域字司大,新野人也。少沈静,有名乡曲。梁文帝为郢州,辟为主簿,叹美其才,曰:‘荆南札梓,其在斯乎?’
荆钗布裙 钗;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荆条当作钗;粗布做成裙。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 晋・皇甫谧《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随珠荆玉 同“随珠和璧”。 清・姚鼐《过程鱼门墓下作》诗:“随珠荆玉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
薮中荆曲 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班荆道旧 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
肚里生荆棘 肚子里面生出荆棘。比喻心藏恶意或产生憎恶的情绪。 唐・孟郊《择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三荆同株 荆树虽三杈而同一株干。比喻同胞兄弟。也指兄弟分而复合。 晋・南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荆的成语、带荆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