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船的成语
带船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上了贼船 | 比喻已入歧途,难以抽身。 | 浩然《艳阳天》:“别哭啦,哭也没用。这一回,我算上了贼船,走到江心了!” |
脚踏两条船 | ||
顺风使船 | 顺着风势驾船。比喻趁着有利条件做事,容易成功。也指借机行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
车载船装 | 形容数量很多。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啊呀!’瞎眼舅爷大吃一惊,‘你小子打发出这号话?你娘母子的票子,车载船装哩?’” |
泥船渡河 |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 《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 |
宰相肚里行舟船 | 宰相:丞相。 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独当一面,肩挑五岳,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
船多不碍路 | 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自古‘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我不肯招他,当初那个怎么招我来?” |
船到桥门自然直 | 桥:桥梁。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会有法子好想。” |
见风使船 | 同“见风使舵”。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这贺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专会见风驶船,看眼色行事。” |
洗脚上船 | 谓居于水滨,舟行极便。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扞孙权呴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
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扞孙权呴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
稳坐钓鱼船 | 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 俗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刻船求剑 |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 唐・刘知畿《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 |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 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 |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
借水推船 | 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 |
移船就岸 | 就:凑近,靠近。 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
乘顺水船 | 比喻顺势行事。 | |
南船北车 | 比喻行踪不定。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但恐宦海萍踪,南船北车,又在不定耳。” |
看风驶船 | 指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 郭澄清《大刀记》第17章:“他暗自决定:先应下,事到临头,再看风驶船,见机行事。” |
船坚炮利 | 利:锋利。 指战舰坚固,大炮猛烈。形容海军强盛。 |
清・林则徐等《会奏穿鼻尖沙嘴迭次轰击夷船情形折》:“此次士密等前来寻衅……无非恃其般坚炮利,以悍济贪。 |
看风行船 | 看:观察。 比喻做事随机应变。 |
清・孔尚任《桃花扇》:“俺看这位皇帝不像享福之器,况北兵过江,人人投顺,元帅也要看风行船才好。” |
撑岸就船 | 比喻颠倒主从,不合情理。 | 《水浒传》第二一回:“只见说撑船就岸,几曾有撑岸就船。你不来睬我,老娘倒落得。” |
船到桥头自会直 | 桥:桥梁。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
顺风驶船 | 比喻自己没有主意,跟着别人说话或办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驶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
脚踏两只船 | 踏:踩。 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是脚踏两只船,别企他儿当八路,小萝卜,皮红肚里白。” |
宰相肚里好撑船 | 谀人肚量大。 | 明・叶盛《水东日记・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
河水不洗船 |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你还问声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洗船。” |
下水船 | 船顺流向下航行。比喻文思敏捷的人。 | 唐・孟郊《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刚有下水船,白日留不得。”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敏捷》:裴廷裕,乾宁中在内庭,文书敏捷,号为下水船。 |
同船合命 |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
破釜沉船 | 破:打破;釜:锅;沉:击沉。 比喻下定必死的决心,不顾一切地战斗到底。 |
梁启超《南学会叙》:“震撼精神,致心昄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 |
宰相肚里能行船 | 宰相:丞相。 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船的成语、带船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