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膏的成语
带膏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膏粱年少 |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
膏唇歧舌 | 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 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
膏梁子弟 |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膏场绣浍 | 谓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 明・何景明《沱西别业记》:“始吾游沱西,见其地膏场绣浍,可以稼穑。” |
膏唇贩舌 |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
渟膏湛碧 | 渟:积水;膏:油脂;湛:深色;碧:青绿。 形容水清如膏,颜色碧绿。 |
明・文征明《玉女潭山居记》:潭在山半深谷中,渟膏湛碧,莹洁如玉。 |
膏肓之疾 |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膏车秣马 |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
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
膏唇岐舌 |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 |
膏肓泉石 | 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 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
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
纨袴膏粱 |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 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病染膏肓 | 见“病入膏肓”。 |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
病在膏髓 | ||
残膏剩馥 |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 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
北宋《新唐书・杜甫传赞》:“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
狗皮膏药 |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
膏烛以明自煎 | 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比喻因有才能或特长而招至祸患。 | 《老子・上德》: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煎,虎豹以文来射。 |
继晷焚膏 |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 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煎膏炊骨 | 煎:一种烹饪方法;膏:油脂;炊:烧火做饭。 煎油脂,烧骨头。比喻残酷压榨。 |
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监司昨日兴常例,煎膏炊骨民无计。” |
膏腴之壤 | 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 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
疾入膏肓 | ||
膏粱纨袴 |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膏腴子弟 | 富贵人家的子弟。 | 南朝・梁・锺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
膏火之费 |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 借指求学的费用。 |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未易办也。” |
膏梁锦绣 | 膏、梁:肥肉和细粮。 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 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
|
膏唇试舌 |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 《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
病入膏肓 |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 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
敲膏吸髓 | 犹敲骨吸髓。 |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脂膏不润 | 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 汉・刘珍《东观汉记・孔奋》:“直脂膏中,亦不能自润。” |
膏粱子弟 | 高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食品。 指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 |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雨膏烟腻 | 谓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 宋・柳永《剔银灯》词:“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膏的成语、带膏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