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胸的成语
带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4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甲兵在胸 | 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 比喻胸中富有韬略。 |
《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
| 袒胸露臂 | 袒:裸露。 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
| 抚胸呼天 | 抚胸:拍打胸口。 拍打胸口大声叫天。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
| 挺胸叠肚 | 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
| 怒气填胸 |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
| 胸中鳞甲 | 比喻存心险恶。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
| 胸中丘壑 | 丘:山丘;壑:山沟。 指作画前心中已有山水胜迹的轮廓。比喻心中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置早有定见。 |
《宣和画谱》:“于是落笔则胸中邱(丘)壑尽在眼前。” |
| 了然于胸 | 了然:了解、明白。 心里非常明白。 |
《晋书・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
| 胸怀磊落 | 心地光明正大。 | |
| 愤气填胸 | 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 |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筑垒清野,秣马训兵,愤气填胸,誓雪国耻。 |
| 心胸狭隘 | 心胸:思想,气量。 气量非常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 |
| 胸有甲兵 | 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备。 比喻胸怀韬略。 |
明・沈采《千金记・遇仙》:“才兼文武,惭非伊吕之俦;胸有甲兵,颇让孙吴之术。” |
| 胸中无墨 | 胸中没有墨水。比喻学识浅薄。 | 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 |
| 椎胸顿足 |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
| 胸有邱壑 | 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众人都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能想到这里。” |
| 捶胸跌脚 | 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
| 摧胸破肝 | 摧:折,伤。 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
宋・苏轼《祭柳仲远文》:“讣来逾年,一恸海徼,摧胸破肝,痛我令妹。” |
| 直写胸臆 | 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 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
| 胸中怀刀 | 形容存心险恶。 | |
| 胸中正,眸子瞭 |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 心地纯正,眼睛明亮。 |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
| 捶胸顿足 | 捶:敲打;顿:跺。 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
明・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
| 胸有城府 | 形容心机深沉;毫不外露;难于窥测。 |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 |
| 铺胸纳地 | 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
| 心胸开阔 | 心胸:思想,气量。 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狭窄。 |
宋・朱熹《答吕子约》:“便自胸次开阔,黑白分明。” |
| 胸无城府 |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
元《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
| 锦胸绣口 | 犹言锦心绣口。 | 清・湘灵子《轩亭冤》序:“锦胸绣口,居然妙绪环生。” |
| 顿脚捶胸 | 同“顿足搥胸”。 |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 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胸的成语、带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