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纸的成语

带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隐跃纸上
断纸余墨 断:破裂;余:残存;墨:墨迹。
指残存的诗文墨迹。
《宣和书谱・行书・蔡京》:“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之。”
故纸堆 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五灯会元・古灵神赞禅师》:“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在这些故纸堆中,有发掘不尽的知识宝藏。”
鸿鴆满纸 形容书写潦草,随意涂抹。亦作鸿乙满纸”。
名纸生毛 名片纸磨得生了毛,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力透纸背 力:笔力。
透:穿过。
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只字片纸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收藏。
染翰操纸 染翰:以笔蘸墨;操纸:拿着纸头。
指书写文章。
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
洛阳纸贵 因为抢着抄写左思的《三都赋》;以致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落纸如飞 形容写字迅捷。 唐・刘肃《大唐新语》:“词理纵横,文笔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
情长纸短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同“纸短情长”。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情长纸短,不尽欲言,祝你们三好!”
满纸空言 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张庸《章太炎先生问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题目,互相研究,满纸空言,何以谓之扰乱治安?”
金迷纸醉 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也作“纸醉金迷”。 宋・陶穀《清异录・金迷纸醉》:“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钻研故纸 故纸:指文籍,古书。
讽刺脱离实际,一味读古书的人。
清・张岱《讨蠹鱼檄》:“钻研故纸,信煮字真可疗饥。”
纸包不住火 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纸包不住火……那笔款子,你收留不得。”
衡阳纸贵
纸老虎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秀才人情半张纸 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谊。
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人,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比喻菲薄的礼物。
明・玩花主人《妆楼记・考试》:“自古道:‘秀才人情半张纸’,聊备一杯水酒,和你作别。”
命薄如纸 是说福分像纸一样薄。比喻命运不好。 韦应物温泉行诗:“顽钝如锤命如纸。”
跃然纸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
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清・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金迷纸碎 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落纸云烟 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断纸馀墨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宣和书・詹鸾》:“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馀墨,人传宝之。”
纸上谈兵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
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纸上跃然 跃然:生动形象地呈现。
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清・薛雪《一瓢诗话》卷三十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一纸空文 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三纸无驴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纸贵洛阳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官情纸薄 官场上的人情像纸一样薄。指官场尔虞我诈,人情淡薄。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把当时贫交看不在眼里,放不在心上,全无一毫照顾周恤之意,淡淡相看,用不着他一分气力。真叫得‘官情纸薄’。”
纸上空言 指停留在书本上的、未经实践检验的空洞言论。 宋・袁甫《蒙斋集・秘书少监上殿第一札子》:臣尝谈《无逸》一书,盖周公晚岁所作,字字真实,吐自肺肝,非徒纸上空言而已。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纸的成语、带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