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竹的成语

带竹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枯竹空言 竹:竹简。
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空竹,守空言。
抱鸡养竹 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调丝品竹 吹弹乐器。 明・汤显祖《紫箫记・假骏》:“自家鲍四娘,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策追锋,还推老手。”
竹林之游 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赏游。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 《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东南竹箭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著于竹帛 着:写作。
竹帛:竹简和绢。
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丝竹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竹帛之功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借指典籍。
指名垂史册的功绩。
《汉书・苏武传》: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宋・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竹杖成龙 竹杖化作一条龙。比喻得道成仙。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竹林七贤
鲶鱼上竹竿 俗说鲶鱼能上竹竿,但鲶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胸无成竹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不熟此书,则胸无成竹,虽有其志,何从措手?”
竹马之好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
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作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钉)装船。其综微密,皆此类也。”
著之竹帛 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
指著书。
章炳麟《与龚未生书》:“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
品竹调弦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调弦品竹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
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青竹丹枫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因以“青竹丹枫”借指南北。 宋・朱敦儒《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词:“君向楚,我归秦,便分路青竹丹枫。”
竹柏异心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弄竹弹丝 吹奏管弦乐器。
鲇鱼缘竹竿 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弹丝品竹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杨柔胜《玉环记・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刀过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名书竹帛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
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吹竹弹丝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未必不如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鲇鱼上竹竿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晋书・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品竹调丝 见“品竹调弦”。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柳耆卿]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竹的成语、带竹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