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碎的成语

带碎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鸡零狗碎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片鳞碎甲 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虽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鳞碎甲,发明此主义者,固已不少。”
支离繁碎 支离:分散。
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为学两端》:“近时为学不过两端,一则径趋简约,脱略过高;一则专务外驰,支离繁碎。”
碎身糜躯 犹碎首糜躯。 汉・贾谊《新书・谕诚》:“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无耻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
糜躯碎首 指粉身碎骨。 战国・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肝胆欲碎 欲:将要。
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人穷嘴碎 人越是穷苦越是说话啰嗦。
零七八碎 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老舍《老张的哲学》:“今天买皮鞋,明天买白帽子,书钱花得不多,零七八碎差一点没叫我破产。”
碎首糜躯 头颅粉碎,身躯糜烂。犹言粉身碎骨。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方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断圭碎璧 亦作“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仪礼》:“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宝也。”
心胆皆碎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乱琼碎玉 指雪花。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如碎如狂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这些人还指望出张续案,放遭告考,把一个长安子弟,弄得如醉如狂的。
香消玉碎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珠沉璧碎 见“珠沉玉碎”。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凤尾草记》:“生闻女死,讬以省姑,走吊焉;至则珠沉璧碎,玉损花飞,将入木矣。”
零碎不全 指细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毛泽东《实践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心惊胆碎 碎:破裂。
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碎瓦颓垣 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 明・刘基《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
闲言碎语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碎骨粉尸 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河山破碎 河山:指国家的领土。
比喻国家遭到外敌侵略,领土沦陷丧失。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山河破碎风漂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杂七碎八 形容十分混杂。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六章:“有时还背诵一遍杂七烂八的事。”
琐琐碎碎 零碎细小的事物。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又被镇守装模作样,琐琐碎碎,心下又好恼,又好笑。”
零零碎碎 细碎的事物。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击碎唾壶 唾壶:古代的痰盂。
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晋书・王敦传》:“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心寒胆碎 寒:战栗。
形容十分惊恐。
《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府公断>》:“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
烦言碎辞 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汉书・刘歆传》:“分文析字,烦言碎辞。”
山河破碎 形容国土失陷分割,破败残缺。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零珠碎玉 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珠沉玉碎 比喻美女的死亡。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碎的成语、带碎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