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狗的成语
带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打鸡骂狗 | 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 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
油嘴狗舌 |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
行同狗豨 | 豨:猪。 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
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狗眼看人 | 比喻眼光势力。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
狗仗人势 | 仗:倚仗;仗恃。 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
狗走狐淫 | 比喻卑劣淫乱。 | |
行若狗彘 |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 西汉・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
狗偷鼠窃 | 同“狗盗鼠窃”。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也。” |
苍狗白云 |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
鸡飞狗跳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狗党狐群 | 见“狐群狗党”。 |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
狗咬吕洞宾 |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淮王鸡狗 | 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
董龙鸡狗 | 以此典指斥佞臣或行为卑污的人。 前秦时,司空王堕是个性格刚健正直的人,他疾恶如仇,喜好直言,尤其厌恶当时的奸臣董荣(小字龙),把董荣当成是自己的仇人。每次王堕上朝看见董荣的时候,从来不会和他说话。 别人就劝王堕说:“董尚书现在最受君王宠幸,您最好敷衍应付他一下。 ”王堕回答说:“董龙是个像鸡狗一般的人,怎能让我这样的国士跟他说话呢!”。 |
《太平御览》卷四二八引《前秦录》曰:“(王堕)性刚愎疾恶,雅好直言,疾董荣如仇雠。每朝见之,略不与言。人谓之曰:『董尚书贵幸一时,公宜降意。』堕曰:『董龙是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 |
偷猫盗狗 |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
狗尾联貂 | 联:连接。 参见[狗尾续貂]。 |
|
狗颠屁股 | 狗摇尾乞怜。用以形容极尽逢迎、献媚的丑态。 | 《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
鸡飞狗走 | 走:跑。 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
清・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
狗鼠不食汝余 | 食:吃。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
狗眼看人低 | 比喻眼光势利。 | 张爱玲《小艾》:“我就恨他们狗眼看人低,那口气实在咽不下。” |
泥猪癞狗 | 见“泥猪疥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 |
鸡零狗碎 |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
悬羊头,卖狗肉 | 悬:吊挂。 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实。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法嗣》:“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 |
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狗嘴吐不出象牙 | 狗嘴,骂人嘴巴不干净。象牙,比喻美言良语。责骂人胡言乱语,说不出什么好话。 | 品花宝鉴第七回:“真正你这张嘴,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来。” |
狗尾续貂 | 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 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8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
狗党狐朋 | 见“狐朋狗党”。 |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
狗盗鼠窃 | 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狗的成语、带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