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汪的成语
带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汪洋辟阖 | 汪洋:水势浩大;辟阖:开和关。 水势浩大而开关有制。比喻文笔言谈酣畅淋漓,放得开,收得拢。 |
|
汪洋闳肆 |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 宋・汪藻《鲍吏部集序》:“钦止少从王氏学,又尝见眉山苏公,故其文汪洋闳肆,粹然一本于经,而笔力豪放。” |
汪洋大海 | 广阔无边;水波连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围广阔;声势浩大。汪洋:水势深而广阔。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锣鸣,两仞山前丢霹雳。” |
汪洋大肆 |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 北宋《新唐书・韩愈传赞》:“当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陈言,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要之无抵捂圣人者。” |
一片汪洋 | 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
眼泪汪汪 | 眼中饱含泪水。形容人十分激动或悲痛。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5卷:“且说那妇人见了丈夫,眼泪汪汪,入去大相国寺里烧了香出来。” |
汪洋自恣 | 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 | 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读《庄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读《庄子》也。” |
湛恩汪濊 | 谓恩泽深厚。 | |
泪眼汪汪 | 汪汪:满眼泪水的样子。 两眼充满泪水。 |
《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黄巢听得凭地说,不觉泪眼汪汪。” |
两泪汪汪 | 汪汪:眼睛里充满泪水的样子。 两只眼睛里都是泪水。形容心里极为哀苦。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九:回到店中,只叫得苦,两泪汪汪的坐着纳闷。 |
汪洋自肆 | 汪洋:形容文章气势浑厚,义理深广。 肆:放纵。 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豪放自如。 |
唐・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
大度汪洋 | 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 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妹子细观姐姐举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将来必有非常奇遇。” |
汪洋恣肆 | 汪洋:水势浩大。 恣:放纵,没有拘束。 肆:任意、无限制。 恣肆:放纵不拘。 水势浩大而且放纵不拘。比喻文笔、言谈豪放,自由无拘束。 |
唐・柳宗元《直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明・归有光《与潘子实书》:“听其言汪洋恣肆,而实无所折衷,此今世之通患也。” |
汪洋浩博 |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 宋・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汪的成语、带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