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横的成语

带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暴敛横征 指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一经我设立领事,彼不免喧宾夺主之嫌,以碍其暴敛横征之举,所以始必坚拒,继则宕延。”
肆意横行 肆意:任意残杀或迫害。
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
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亦作“肆虐横行”。
宋・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数千里内,杀人放火,肆意横行,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磊落豪横 形容言辞明快而奔放自如。 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其实《石鼓歌》等杰作,何尝有一语奥涩,而磊落豪横,自然挫笼万有。”
横刀揭斧 持刀执斧。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直冲横撞 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直冲横撞,就他城池,食他粮草,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横抢武夺 见“横抢硬夺”。 郭沫若《羽书集・我们失掉的只是奴隶的镣铐》:“敌人看到我们的觉醒,因而发生了恐慌。假面具剥掉了,露出了它们的狰狞的面孔来横抢武夺。”
涕泗横流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横刀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武断专横 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
专横:专制强横。
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横加干涉 横:蛮横;干涉:不正当地过问或制止。
蛮横地加以制止或过问。指不讲道理,非要管与自己无亲的事。
横拖倒拽 拽:用力拉扯。
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合从连横 从:通“纵”;横:通“衡”。
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横遮竖挡 见“横拦竖挡”。 老舍《赵子曰》第三:“守门的手足并用,横遮竖挡的不叫球攻入门内。”
横逆顺受
辞喻横生 横生:横逸而出。
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生为胜,或诎弱缀帢。”
横拖倒扯 犹横拖倒拽。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五回:“张千、李万见焦员外来问,不由分说,横拖倒扯捉进府门。”明・徐渭《英烈传》第十六回:“[也先]谁知身子一侧,侧下马来,凑巧脚镫缠住了一只脚,被马横拖倒扯。”
情趣横生 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旁逸横出 犹言到处出没。
横拖竖曳 用暴力强拉硬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
直撞横冲 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
参横斗转 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峦的时候。 三国・魏・曹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宋史・乐志》:“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参横北斗欲三更。”
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横眉瞪眼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徐泰吉找死》:“一个太平军冲到他身边,他以为是他的部下,还横眉瞪眼的叫:‘打、打、打!’”
胆气横秋
纵横决荡 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七横八竖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横拖竖拉 犹横拖倒拽。 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横蛮无理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罗广斌《红岩》第13章:“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惯于装腔作势的敌人,气愤地握紧了拳头。”
横殃飞祸 横:意外的。
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
杖履纵横 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横的成语、带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