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松的成语

带松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皮松肉紧 形容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
松形鹤骨 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刻不容松 片刻也不能松懈。 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
松柏之志 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松柏之茂 比喻长青不衰。 《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轻轻松松 不感到有负担,很容易。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天不凑趣,假如肯轻轻松松洒下几点,也要算他功劳。”
松风水月 松涛清风,流水明月。形容景色优美或人才俊朗。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岂能方其朗润。”
松乔之寿 松乔:神话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
指长生不老。
《旧唐书・魏征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松茂竹苞 比喻兴盛繁荣。 《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餐松饮涧 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南朝・梁・沉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丁松入梦 形容人将登三公的高位;也借以咏松。
三国时吴国有个人叫做丁固,他还是尚书的时候,曾经梦见松树长在他的肚子上,他对别人说:『松字拆开就是十八公,再过十八年,我要登上三公的高位吧!」后来,丁固果然当上三公。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初,(丁)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松萝共倚 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我等本待和他琴瑟相谐,松萝共倚。争奈尘缘未断,蓦地思归。”
青松落色 松树失去了青翠的颜色。旧时比喻世道衰败时人情的冷落、淡薄。 唐・孟郊《衰松》诗: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颜色。
乔松之寿 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
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汉书・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
松枝挂剑 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指水盟松 盟:盟誓。
指着流水、松树盟誓。形容情谊之深。
明・陈汝元《金莲记・诟奸》:“章相与学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机会,嘲他几句,有何不可?”
鹤骨松筋 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 五代十国・前蜀・贯休《遇道者》诗:“鹤骨松筋风貎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松柏同春 用于一般寿诞者的祝寿贺辞。亦可用于祝贺夫妻二人双寿的祝寿贺辞。
竹苞松茂 苞:茂盛。
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松鹤延龄 用于一般寿诞者的祝寿贺辞。松树与鹤,古来为长寿之表征。
祝人如松、鹤般长寿。
松筠之节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岁寒知松柏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内紧外松 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竹清松瘦 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词:“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
贞松劲柏 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金元好问《题石裕卿郎中所居四咏・雪岩》:“贞松劲柏四时春,霁月光风一色新。”
衣宽带松 形容人消瘦。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松一口气
雪后始知松柏操 冰天雪地,才显出松柏的高尚节操。比喻只有在危难之时,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节操。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雪后始知松柏操,云收方见济河分。
松贞玉刚 贞:坚贞;玉:玉石;刚:刚毅。
形容人品质坚贞刚毅。
唐・韩愈《祭张给事文》:松贞玉刚,千夫之业,篡文有光。
松柏之寿 比喻长寿。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松的成语、带松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