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杯的成语

带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杯水之敬 犹言杯水之谢。 《歧路灯》第三八回:“孔耘轩道:‘小婿业师惠人老,原是弟说成的,今上学已经两月,弟尚无杯水之敬,所以(备筵)并请三位陪光。’”
杯蛇幻影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萦愁绪以回肠,蔓牵瓜落;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传杯换盏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午后。”
杯水舆薪 见“杯水车薪”。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杯水舆薪,势且莫抗。”
杯觥交错 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齿而坐,潜斋孝移相陪,杯觥交错。”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块垒:土块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气。
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分我一杯羹 分给我一分的意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小部分利益。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狼籍杯盘
蛇杯弓影 错误地认为映在酒杯中的弓影是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蛇杯弓影,恍惚无凭,而点缀铺张,宛如目睹。”
余杯冷炙 指吃剩下来的酒食。 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受用余杯冷炙,胜如剩粉残膏。”
杯水之饯 饯:送别。
用一杯水为人送行。旧指官吏洁身自好,廉洁奉公。
《隋史・赵轨传》:赵轨为齐州别驾,诏入朝,行之日,父老挥涕送之曰:‘公清如水,请酌一杯水以奉饯。’
传杯送盏 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我三个人喝个传杯送盏,何如?”
杯盘狼籍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见“杯盘狼藉”。
酒逢知己千杯少 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二人也把别后之事,谈了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银杯羽化 指银质的酒杯像羽毛一样飘上天空。比喻贵重器物被窃,不翼而飞。 《旧唐书・柳公权传》:别贮酒器杯盂一笥,缄滕如故,其器皆亡。讯海鸥,乃曰:‘不测其亡。’公权哂曰:‘银杯羽化耳?’
杯圈之思 杯圈:不加雕饰的杯具。
指思念亡故的母亲。
西汉・戴圣《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传杯弄盏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杯中之物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同“杯中物”。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杯中之物。”
杯盘狼藉 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
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既有美酒,又有佳肴。形容心满意足的样子。 《晋书・毕卓传》: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分一杯羹 羹:肉汁。
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杯酒解怨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
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北宋《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好酒贪杯 指喜欢喝酒。 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杯中蛇影 同“杯弓蛇影”。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鸟兽》:“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瓮尽杯干 原指酒已喝尽。比喻钱已用完。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杯水之谢 比喻微薄的酬谢。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杯弓蛇影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清・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浊酒一杯 浊:浑浊。
指酒质差而且有限,聊以自娱或排遣。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流杯曲水 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
原是古风俗。后泛指在水边宴集,把酒杯放在水中,杯流行时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取杯喝酒。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水渚,为流杯曲水之饮。
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杯的成语、带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