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旗的成语

带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揭竿为旗
红旗招展 招展:飘动。
形容气势壮大,场面热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
掩旗息鼓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旗开取胜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80回:“虎旅醒醒士气盈,旗开取胜虏尘清。”
旌旗卷舒 舒:展开。
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扫除凶逆,芟荑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
卷旗息鼓 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清・孙郁《绣帏灯・公讨》:“须等那不贤之妇亲口道允,我等才卷旗息鼓,暂宽一时。”
搴旗虏将 搴:拔取;虏:俘获。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宋・崔伯易《感山赋》:“乘间薄人,肝脑涂地,以搴旗虏将而为乐。”
靡旗辙乱 靡:倒下。
指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宋书・沈攸之传》:“未有凭陵我郊沂,侵轶我河县,而不焚师殪甲,靡旗辙乱者也。”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堂堂:壮盛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
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顺风扯旗 顺;趋向同一方向。顺着风向扯起旗子。比喻因势乘便行事。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6章:“一块浓黒的云彩,顺风扯旗地从西北方向飞过来。”
辙乱旗靡 辙:车辙;靡:倒下。
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
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清・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黄旗紫盖 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黄旗紫病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
扯旗放炮 比喻公开张扬。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她扯旗放炮来考工厂,考不上怎样回下堡村蛤蟆滩呢?”
仆旗息鼓 息:停止。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北宋《新唐书・南蛮传》:“会蛮踵来,还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偃旗卧鼓 见“偃旗息鼓”。 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卧鼓偃旗 卧鼓:停止敲鼓;偃旗:放倒旗子。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
《周书・王思政传》:“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
大旗色黯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兵器;揭:举。
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
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扬旗曜武
收旗卷伞 喻停止活动。
红旗报捷 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先生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甚么司马黄堂,都是指顾间事。”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
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卧旗息鼓 息鼓:停止敲鼓。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酒。”
旗开马到 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
旗鼓相望 望:向远看。
队伍很长,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壮。
《魏书・苻坚传》:“坚南伐司马昌明,戎卒六七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息鼓偃旗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重兴旗鼓 犹言重整旗鼓。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现下招集人才,团练军马,倘有机会可乘,一定重兴旗鼓。”
旌旗蔽日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
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旗的成语、带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