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旗的成语
带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斩将夺旗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群音类选・官腔类・八义记・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偃旗仆鼓 | 见“偃旗息鼓”。 |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
旗开得胜 |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卷旗息鼓 | 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 清・孙郁《绣帏灯・公讨》:“须等那不贤之妇亲口道允,我等才卷旗息鼓,暂宽一时。” |
旗靡辙乱 | 谓阵脚已乱,抵挡不住。 |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星旗电戟 | 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 | |
息鼓偃旗 |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她扯旗放炮来考工厂,考不上怎样回下堡村蛤蟆滩呢?” |
斩将刈旗 | 同“斩将搴旗”。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旗帜鲜明 | 旗:军队用的旗帜。 原指军旗鲜艳;后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朗。 |
清・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
揭竿为旗 | ||
搴旗斩将 |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靡旗辙乱 | 靡:倒下。 指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
《宋书・沈攸之传》:“未有凭陵我郊沂,侵轶我河县,而不焚师殪甲,靡旗辙乱者也。” |
旗开马到 | 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 |
功在旗常 | ||
大旗色黯 | ||
重兴旗鼓 | 犹言重整旗鼓。 |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现下招集人才,团练军马,倘有机会可乘,一定重兴旗鼓。” |
鼓旗相当 | 同“旗鼓相当”。 | 《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 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
掩旗息鼓 |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 《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
旌旗卷舒 | 舒:展开。 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扫除凶逆,芟荑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 |
重振旗鼓 | 见“重整旗鼓”。 |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
正正之旗 | 正正:整齐。 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
扬旗曜武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
旌旗所指 | ||
鼓馁旗靡 | 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
收旗卷伞 | 喻停止活动。 | |
扬旗呐喊 |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兵:兵器;揭:举。 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 |
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旗的成语、带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