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的成语

带数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8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胸中无数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辄作数日恶 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
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胸中有数 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气数已衰 气数:命运。
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
简丝数米 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孙诒让《〈札迻〉自叙》:“凡所考论,虽复简丝数米,或涉琐眉,于作述闳旨未窥百一。”
数奇不偶 奇:单数;数奇:命运不好;不偶:不遇。
指遭遇不顺利。
清・汪琬《资政大夫驻防京口协领祖公墓志铭》:“官止于协领,年止于下寿,抑何数奇不偶也?”
心中有数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数黄道白 见“数黄道黑”。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数典忘祖 数:数说;典:史册。
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浑身解数 浑身:全身;全部的;解数:原指武术中的架势、招式;后泛指手段;本事。
全身所有的本事。
明・吴承恩《西游记》:“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
擢发莫数 擢:拔;莫:不能。
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更仆难数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数黄道黑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金谷酒数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
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称薪而爨,数米而炊 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
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数短论长 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明・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三折:“我当初梁山要强,受不的闲言剩语,数短论长。”
擢发数 同“擢发难数”。清 李渔《凤求凰.姻诧》:“便是罄竹书,擢发数,也说不尽许多不善。
”。
如数家珍 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清朝野史大观・郭生始创戏院》:“吴县王鹤琴先生耆年硕德,与谈吴中掌故,则掀髯抵掌,如数家珍。”
讳树数马 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西汉・司马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数米量柴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劫数难逃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那怕你佛祖亲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多言数穷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数黑论黄 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数东瓜,道茄子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数东瓜,道茄子,讲说打围的故事。”
数一数二 不数第一;也数第二。形容突出。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此乃金陵数一数二的歌者,与学士递一杯。”
区区之数 区区:很少。
小小的数目。多用于自谦,比喻数目极少,微不足道。
数不胜数 数:计算;胜:尽。
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数行并下 谓读书敏捷,一目数行。《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读书五行并下。”《北史.裴让之传》记其次弟诹之,“尝从常景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景叹曰:‘应奉五行俱下,祢衡一览便记,今复见之裴生矣。
’”祢衡:东汉平原般人,字正平,有才辩,但气尚刚傲,矫时慢物,后卒被杀。
循行数墨 循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数的成语、带数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