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救的成语

带救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救困扶危 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饮鸩救渴 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见黄雀而忘深井,食钩吻以疗饥,饮鸩毒以救渴,智者所不为,仁者所不向。
将顺匡救 将:随;匡:匡正。
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桓阶传》:仪类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救燎助薪 同“救火投薪”。 明・张煌言《答越安抚书》:“名为息黥补劓,实则救燎助薪,宜人心之不服者也。”
拯焚救溺 拯:救;焚:被火烧;溺:落水者。
救助被火烧火燎烧和被水淹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唐・李渊《受禅告南郊文》:臣恭守晋阳,驰心魏阙,被首濡足,拯溺救焚,大举义兵,式宁区宇。
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匍匐之救 谓竭尽全力的救助。 《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远水救不得近火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见溺不救 犹言见死不救。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薮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也。”
坐视不救 旁观别人的危难而不加救助。 宋・洪迈《夷坚志补・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
救过不遑 救:挽救;遑:闲暇。
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卷:“上方综核名实,分别功罪,群臣救过不遑。”
舍命救人 舍:放弃。
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救苦救难 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元・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救人救彻 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元来和关胜一伙,都是梁山泊上好汉。救人须救彻。我有心救了关胜,怎好不救他。
救火投薪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救人于患 在危难中给人以帮助。 淮南子•齐俗训:“子路撜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子赣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赣让而止善。”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接受了那人送的一头牛。孔子说:“鲁国必定好救人于患。”子贡赎了一个人,却没去官府接受酬金(鲁国之法:在国外赎回一鲁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酬谢)。孔子说:“鲁国不会再有人去赎人了。”子路接受酬谢而劝德,子贡推托酬谢而止善。孔子以小知大,以近知远,从他的言论中就可以听出来。
拯溺救焚 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
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劫富救贫 劫:强取;救:救助。
夺取富人的财产,救助穷苦百姓。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反’……‘劫富救贫’等旗号,攻占城市,诛戮官吏。”
首尾相救 救:援助。
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匡救弥缝 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不可救疗 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引足救经 引:拉;经:缢死。
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无可救药 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救世济民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救过不暇 见“救过不赡”。 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
救经引足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
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荀况《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救灾恤邻 救:救助,援助;恤:体恤,周济。
救助和体恤邻国的灾祸。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金竹寺》:“路见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萨赏其义侠,故远导幻影以生之。”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救的成语、带救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