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推的成语
带推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推贤进善 | 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 唐・苏鹗《杜阳杂编》上卷:“上亲自考试,用绝请托之门,是时文学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 |
反复推敲 | 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 《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
推轮捧毂 | 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 明・无名氏《精忠记・告奠》:“生不能请功受赏,推轮捧毂,拜将登坛。” |
推舟于陆 |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
推聋作哑 | 见“推聋妆哑”。 | 明・梅鼎祚《昆仑奴》第二折:“他说着英雄话,你怎的乔禁架,使不得推聋作哑。” |
推诚置腹 | 同“推心置腹”。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吾推诚置腹,何愁彼不宾服?” |
六问三推 | 谓反复审讯。 |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我是个妇女家,怎熬这六问三推。” |
一推两搡 | 形容一再推托。 | |
让枣推梨 |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 唐・姚思廉《梁书・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
推贤让能 | 推:举荐;让:谦让。 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
《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
借故推辞 | 借:假托;故:借口。 找借口推托别人的请求。 |
|
解骖推食 | 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 |
宋・苏轼《洗玉池铭》:“维伯时父,吊古啜泣,道缝玉人,解骖推食。” |
推波助浪 |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 南朝・宋・鲍照《观漏赋》: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耳。 |
半就半推 | 参见[半推半就]。 | |
推诚相信 | 诚:真心。 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
推敲 | 唐贾岛的诗句“僧敲月下门”,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虑良久,引手做推敲状。 韩愈告诉他:“作敲字佳。 ”遂定稿的故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录。 后引喻为思虑斟酌。 推敲推敲:本意为斟酌文章字句。 推敲: 斟酌之意。 也可比喻为研究或考虑问题。 (1) 比喻用字用词时, 一再斟酌。 (2) 比喻研究或商量问题。 反复推敲:多次 |
唐诗纪事第四十卷:“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为敲,引手乍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论诗。”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卷十九引 《刘公嘉话》:「 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 又欲著『敲』字。 |
推聋装哑 | 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解:脱下;衣我:给我穿;推:让;食我:给我吃。 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推梨让枣 | 指兄弟友爱。 |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 |
以此类推 | 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宣和间,宗室围炉次,索炭,既至,诃斥左右云:‘炭色红,今黑,非是。’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
推贤逊能 | 推:举荐;逊:退让。 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
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社稷宁谧,黎民乐业,皆晏推贤逊能之助。” |
屋乌推爱 | 犹言爱屋及乌。 | 明・许自昌《水浒记・渔色》:“蒙尊嫂留小生进里面来坐,这个都是看宋公明的分上,屋乌推爱,一时相缱绻。” |
辗转推托 | 辗转:经过许多人或许多地方。 反复拖延推辞。 |
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辗转推托,遂及半年。 |
展转推托 | 展转:同“辗转”,循环反复;推托:借故推延。 指一再拖延推辞。 |
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展转推托,遂及半年。” |
推干就湿 | 同“推燥居湿”。 | 明・徐田臣《杀狗记・孙荣奠墓》:“三年乳哺恩爱深,推干就湿多劳顿。” |
左推右挡 | 左边推,右边挡。比喻那种还击和抵制的动作。 | |
推己及人 |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宋・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
推敲字句 |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用意。 | 唐・韦绚《刘公嘉话录》: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丰‘敲’字,……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
推爱屋乌 | 见“爱屋及乌”。 | 《野叟曝言》99:“因晚生与老先生同乡,~,相待极厚。” |
七推八阻 | 比喻有意为难。 | 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我教你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这许多说话。”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推的成语、带推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