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捣的成语

带捣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扬锣捣鼓 扬:摇。
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曾朴《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鼓的大闹,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心却在那边。”
直捣黄龙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
现泛指敌人腹地。
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批亢捣虚 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
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惄焉如捣 惄焉:忧思伤痛的样子。
忧思伤痛,心中像有东西撞击。形容忧伤思念,痛苦难忍。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捣虚敌随 捣虚:利用敌人空虚的地方攻击。
攻击敌人空虚的地方,敌人便会跟着我方的行动转。这是一种变袪为主动调动敌人的一种战略。
清・马慧裕《武备集要》:攻其敌,敌必从,捣其虚,敌必随。
捣枕捶床 捣:撞击;捶:拳击。
形容难以入睡,辗转反侧。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朝天捣乱
凿骨捣髓 形容十分刻毒。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6回:“惹的那个先生凿骨捣髓的臭骂一场,即刻收拾了书籍去了。”
乘隙捣虚 趁空子,攻虚弱。 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恐乘隙捣虚,瑕者毕坚,而胜负之势未可料也。”
急杵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捣虚撇抗 指乘虚攻击。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风雨秋堂套》:终日悬望,恰原来捣虚撇抗,误我一向,到此谗知言是谎。
捶床捣枕 形容辗转难以入睡。 《捉鬼传》第七回:“风流鬼无奈……这一晚捶床捣枕,翻来翻去,如何睡得着。”
挦毛捣鬓 扯头发,打耳光。形容凶悍。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他从问了出去,只到了大门外边,就要将人挦毛捣鬓,百般辱骂。”
磕头如捣蒜 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形容求饶的狼狈相。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那吴典恩慌的磕头如捣蒜。”
捣虚批吭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撒诈捣虚 指说谎骗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幺道果。”
忧心如捣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弄喧捣鬼 弄喧:耍弄玄虚。
形容故弄玄虚,暗施诡计。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世人但说盗贼,便十分防备他,不知那拐子便与他同行同止,也讲不出弄喧捣鬼,没形没影的。”
搥床捣枕 搥:同“捶”,拳击;捣:撞击。
形容难以入睡,辗转反侧。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李妈妈搥床捣枕说:‘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的心了。’”
批吭捣虚 见“批亢捣虚”。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为头说谎,调皮无赛。”
磕头如捣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
捣:捶打。
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焚巢捣穴 见“焚巢荡穴”。 清・李渔《比目鱼・办贼》:“用了第二计,可以焚巢捣穴,削草除根,不留一个余贼。”
捣枕槌床 烦躁,无奈,气愤或悲痛的样子。形容辗转难以入睡。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槌床。
捣虚披吭 捣虚:利用敌人空虚的地方攻击;吭:咽喉,比喻要害。
攻击敌人空虚或要害的地方。
元・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一折:准备着布纲张罗擒猛兽,捣虚披吭建功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捣的成语、带捣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