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拾的成语

带拾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
拾遗:补录遗漏。
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
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不堪收拾 堪:可;收拾:整理,整顿。
无法整顿。
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
抱枝拾叶 犹言舍本逐末。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掇拾章句 掇:拾取。
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拾陈蹈故 因袭陈词滥调。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观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陈蹈故。”
琥珀拾芥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
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拾遗补阙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钓名拾紫 钓:捞取;紫:指贵官的印绶或服饰的颜色。
比喻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和官职。
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虎珀拾芥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俯拾仰取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拾人牙后 拾:捡取;牙后:指别人说过的话。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坠欢可拾 坠欢:指失去的宠爱或欢乐;拾:捡起来。
指重寻旧好。
南朝・宋・鲍照《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青紫拾芥 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
得到一个大官就象捡一根草那样容易。常比喻恃才自傲,不屑走仕途之路。
《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犹俯拾地芥耳。
一发不可收拾 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弃琼拾砾 比喻丢弃珍贵的而拾取无用的。琼,美玉;砾,瓦砾。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捐荼茹蒿者必无识甘之口;弃琼拾砾者必无甄珍之明。”
拾带重还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仰取俯拾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放羊拾柴 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易如拾芥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 语出《汉书・夏侯胜传》:“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以先生之才,怕不进取功名易如拾芥。”
俛拾仰取 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
坠欢重拾
拾人唾涕 见“拾人涕唾”。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集录三》:“胡元瑞评诸家云:欧陈率是记事……刘贡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涕。”
俯拾地芥 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犹俯拾地芥耳。”
涂不拾遗 涂:通“途”,道路。
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涂不拾遗。”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拾的成语、带拾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