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报的成语

带报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德以报怨 见“以德报怨”。
好心无好报 好心好意地为他人办事情,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曰:‘为什么却丧身?’师曰:‘好心无好报。’
捷报频传 捷报:胜利的消息;频:屡次;连续多次。
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
徐迟《地质之光》:“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
涓埃之报 涓埃:细小的流水和尘埃。
比喻极其微薄的报答。
宋・苏辙《代张刍谏议南京谢表》:臣敢不瞻望京邑,推广风教之余;勉强疲驽,少致涓埃之报。
活眼活报 指现世的报应。 郭沫若《我的童年》: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活报。
赤心报国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
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缨络经・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报李投桃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恩恩相报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跋来报往 匆匆地跑来跑去。跋,通“拔”。 语出《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郑玄注:“报读为赴疾之赴,拨、赴皆疾也。”
以怨报德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
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公报私仇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托公报私 借公事报私怨。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借客报仇 帮助别人报仇。 《汉书・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报雠雪恨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恩有重报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上焌下报 焌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乱伦。
以德报怨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好心得不到好报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3回:“原来如此,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竹报平安 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犬马之报 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报本反始 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
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西汉・戴圣《礼记・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现时报 现时:今生今世。
指今世作恶就在今世遭报应。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前日这老道前来求亲时,我们只怪他不伦,岂只是个妖魔,今日也现时报了。”
自报家门 戏曲演员一出场先把角色的姓名、家世、来历介绍给观众。指作自我介绍。 宗璞《东藏记》第三章:“嵋慢慢地清楚地自报家门。”
报冰公事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摅忠报国 摅:抒发。
抒发忠诚,报效国家。
《杨家将演义》第39回:“汝等赴任之后,各宜摅忠报国,施展奇抱。”
官报私仇 官:公事。
借助公事以泄私愤。
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这狗骨头,我倒替你官报私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尽心图报 尽心:竭尽心力;图:谋划。
比喻竭尽所有的心思谋划报答别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因向蒙教诲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施恩望报 施:给予;报:报答。
给予人恩惠,期望得到报答。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可都是那个甚么施恩望报,不望报的这个脾气闹的!”
上蒸下报 泛指乱伦的性行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至如上蒸下报,同人道于禽兽;钻穴逾墙,役心机于鬼蜮。”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报的成语、带报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