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执的成语
带执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6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执经叩问 | 叩问:询问。 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执文害意 | 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
| 明火执杖 |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
| 执柯作伐 | 执:拿着;柯:斧头柄;伐:采伐。 手执斧头去采伐。指给人做媒。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来,给安龙媒、张金凤二人执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诣也。” |
| 明火执械 | 解释】: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 清・毛祥麟《对山余墨・石洞绣鞋记》:“即募死士百人,明火执械为前锋,千军后随。” |
| 负坚执锐 | 负:以背载物;坚:铠甲;执:拿着;锐:兵器。 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君等久负坚执锐,卫驾远征。” |
| 执法如山 | 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 清・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
| 允执厥中 | 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 明火执仗 | 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 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
| 执而不化 |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 战国・庄子《庄子・人世间》:“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
| 奉公执法 | ||
| 擐甲执锐 | 擐:穿;锐:兵器。 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
| 允执其中 |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春秋・孔子《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
| 执法不阿 | 阿:迎合。 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
|
| 擐甲执兵 | 擐:穿;兵:武器。 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
| 执一而论 | 执一:固执一义,不知变通。 只抓住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进行评论。 |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 泥古执今 | 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 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
| 为之执鞭 | 执:拿着;鞭:马鞭。 拿起鞭子为人驾驭车马。比喻为人服役。有景仰,追随的意思。 |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
| 执一无失 | 执一:专一;失:过失。 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
《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 |
| 执经问难 | 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 《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
| 执法犯法 | 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 |
| 执锐披坚 | 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 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
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
| 被坚执锐 |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 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
| 执迷不悟 |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 抱关执籥 |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 汉・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
| 各执所见 | 执:坚持。 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宋・钱易《南部新书》:“凡中书有军国政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
| 执鞭随镫 |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
| 仗义执言 |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 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
| 执迷不返 | 亦作“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若负固不悛,执迷不返,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 |
| 各执己见 |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 《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两人争辩到这儿,就有点各执己见,搁不下来。”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执的成语、带执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