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才的成语
带才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9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小才大用 | 才:人才;用:任用。 以小才而任大事。指才能和担当的职务不相称。 |
唐・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诗:“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
高世之才 | 高世:超出世人。 超出世俗的才干。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才,必有负俗之累。” |
人才难得 | 难:困难,不容易。 得:获得。 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
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
大才榱槃 | 指有大才干的人。同“大才槃槃”。 | |
卓伟之才 | 卓伟:卓越伟大。 指杰出的人才。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戴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爱才若渴 | 才:贤才,人才。 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若渴者,昌黎之诗也。” |
怀才不遇 | 怀:怀藏;才:才干;才能;遇:指受到礼遇。 身怀才学却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
负地矜才 | 谓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 《南史・蔡凝传》:“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 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
命世之才 |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 汉・李陵《答苏武书》:“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
江郎才尽 |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 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
才艺卓绝 | 才:才能;艺:技艺;卓绝:无可比拟。 才能技艺高超无比。 |
汉・桓谭《新论・思慎》:“人虽才艺卓绝,不能悖理成行,逆人道也。” |
衒才扬己 | 衒:炫耀;扬:赞扬,传播。 显露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 |
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高谈王霸,衒才扬己,历抵公卿,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盖养亲之故也。”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 |
百里才 |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 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
凡才浅识 | 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 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浅识,无所比数。” |
良史之才 | 良史:旧指有学识,记事无所隐讳的史官。 形容优秀史官的才能。 |
《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 |
旷世奇才 | 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 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
明・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李公旷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
才富八斗 | ||
秀才造反 | 旧指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有所反抗、斗争。比喻软弱无力;难以成功。秀才:旧时一般儒生的泛称;造反:反叛朝廷。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
才短气粗 | 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 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
负薪之才 | 负:背,薪:柴。 只有背柴草的才能。旧时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举负薪之才,升君子之器。 |
爱才怜弱 | 怜:同情。 爱护人才,同情弱者。 |
鲁迅《病后杂谈》:“永乐皇帝决不像一位爱才怜弱的明君。” |
志大才疏 | 志:抱负;疏:粗疏;薄弱。 志向远大;才能不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
才高行厚 | 厚:不可轻薄,端谨。 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
汉・王充《论衡・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
才藻艳逸 | 才藻:才情和文采,才华;艳:华美;逸;超逸。 才华华美超逸。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 |
通才练识 |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 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
才墨之薮 |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清・龚自珍《书金伶》:“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
用人惟才 | 用:任用;惟:只有。 任用人时只依据其才能。指量才任用。 |
《晋书・山涛传》: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才的成语、带才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