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形的成语

带形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1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形神不全 形:形体;神:精神。
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借镜观形 借:凭借。
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刘子新论・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
形影相守 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反旋在国,揵门退扫,形影相守,出入二载。
枉直随形 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吊形吊影 犹言形影相吊。喻孤独寂寞。 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
吠形吠声 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
鹄形菜色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明・卢象昇《经理崇祯十一年屯政疏》:“塞上孑遗,鹄形菜色,相从沟壑者亦比比也。”
诡形怪状 诡:怪异。
奇特怪异的形状。
宋・胡仔《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
心凝形释 精神专注,达到忘形的境界。 《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
神灭形消 指死亡。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
形容憔悴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体瘦弱,面色枯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夫人见策形容憔悴,泣曰:‘儿失形矣!’”
有影无形 有影子而不见形迹。比喻没有实际根据的谣传。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若是回廊下没揣的见俺可憎,将他来紧紧的搂定;只问你那会少离多,有影无形。
千形万状 各式各样的形状。形容变化多。 明・李东阳《题枯苍陈氏画》:“摩拟肖似,而极于变化,千形万状,不可窥测。”
影单形只 形:形体。
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影单形只,备极凄凉。”
澄神离形 形容用心太专,如痴如呆。 康有为《大同书》绪言:“吾朝夕拥书于是,俯读仰思,澄神离形,归对妻儿,慹然若非人。”
木朽形秽 朽:腐朽,衰老。
比喻内无才学,外观恶俗。
释知遗形 犹言弃智忘身。指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形势之途 形势:指人事上强弱之势,指人际关系。
指官员升迁的道路。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消患未形 消:消除;形:显露。
在祸患尚未显露之前就予以消除。
清・黎庶昌《上沈相国书》:“必有消患未形,而为朝野所利赖,远人所折服者。”
形影相携 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宋・范成大《代乐先生还乡上季太守书》:复自思念,方痛未定时,形影相携,奉头鼠窜。
蹑影藏形 谓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昼即途中寻鬼路,蹑影藏形恒夜游。”
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元・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万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养之,形形色色,无所弃遗。”
活形活现 同“活龙活现”。
毁形灭性 损坏形体,消灭本性。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九折:“通天大圣,你本是毁形灭性的,老僧救了你,今次休起凡心。”
形貌昳丽 昳丽:神采焕发。
容貌美丽。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诡形殊状 诡:怪异;殊:特殊,特别。
奇特怪异的形状。
《宣和画谱・人物》:“好画古僻人物,诡形殊状,格虽高古,意务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谲怪。”
原形败露 本来面目暴露出来。 唐浩明《曾国藩》第一部第九章四:“高疤脸先想以一个老实胆小的小商贩的面目混过厘卡,现在见原形败露,知道哀求无用,只有狠心出一笔大钱来买通。”
鬼形怪状 犹言奇形怪状。 《禅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边,蓦然城门开处,突出四个夜叉,生得鬼形怪状,面目狰狞,种种奇异之像。”
只影孤形 只:单。
形容孤单一人。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无名氏前腔四首>》:“看双飞双倚鸳鸯鸟,我只影孤形怎及他。”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三国・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形的成语、带形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