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的成语

带外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3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举:推荐。
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外怯内勇 外表显得怯懦,实际却很勇敢。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外感内滞 滞:滞留。
中医术语,因风寒暑热而得病叫外感,湿热内伏称内滞。比喻内外交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小姐的病是外感内滞。”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明・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名声在外 名声:名誉,声望。
指人出名后,名声在外流传,为众人所知。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天外有天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敦煌曲・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秀外惠中 惠:通“慧”,聪慧。
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打里打外 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浩然《浮云》:“娶了媳妇,就有了个打里打外的帮手。”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泛指天下;存:保留;论:讨论。
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意外之财 意料之外的钱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且说周老爷凭空得了一千五百块洋钱,也算意外之财,拿了他便一直前往浙江。”
旁门外道 见“旁门左道”。 《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荒郊野外 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却是荒郊野外,桃红柳绿,正是女眷们游耍去处。”
外合里应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前汉书平话》上卷:“高皇大喜,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拿捉陈豨。”
形骸之外 形骸:身体;之外:意思是表现在外面,一看就看出来。
人外在的肉体形貌。指身体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
战国・庄子《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则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萧然物外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
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内重外轻 内:京都;外;外省。
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
元《宋史・高宗纪》:“以内重外轻,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外交词令 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钱钟书《围城》:“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
外愚内智 智:聪慧。
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里外夹攻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付之度外 谓置于胸臆之外,不加考虑。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家丑不可外扬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
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题外生枝
里通外国 里通:暗中勾结。
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
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
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外慕徙业 慕:羡慕;徙:迁移,改变。
羡慕分外事物,打算改变职业。
家丑不可外谈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不可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外的成语、带外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