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复的成语
带复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9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三复白圭 | 《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
| 克己复礼 | 克:克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
| 余烬复燃 | 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复从火后创出奇论,几使余烬复燃,烧天灼地。” |
| 无以复加 | 复:再。 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
| 楚弓复得 | 喻失物复得。 |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
| 山重水复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猎心复萌 | ||
| 光复旧京 | 光复:恢复;旧京:故都。 收得失去的国土或恢复原有的典章制度或事业。 |
《晋书・桓温传》:“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旧京,疆理华夏。” |
| 三复斯言 |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 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
| 返来复去 | 谓多次重复。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五章:“说醒着吧,他又神志不清,脑子里总是:黑马——白占魁——农业社,农业社——白占魁——黑马,返来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来。” |
| 反阴复阴 | 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四折:“今年见吊客临,丧门聚,反阴复阴,半载其余。” |
| 反反复复 | 一次又一次。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床上卧了两个多月,反反复复只是不愈,连累主人家小厮,伏侍得不耐烦。” |
| 苍黄反复 | 苍:青色。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 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
|
| 反复不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 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
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人疑其反复不常,而末如之何。” |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 也是这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 官复原职 | 复:恢复。 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4回:“倪继祖官复原职。欧阳春义举无事。” |
| 重山复岭 | 谓山峦重迭层接。 |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
| 髀肉复生 | 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
| 故态复还 | 见“故态复萌”。 | 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
| 故态复作 |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
| 死而复苏 | 复:又,再;苏:醒过来。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宋・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镬锉硾,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 |
| 蝉联往复 | 蝉联:连续相承。 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 |
梁启超《新民说》:“故扰乱之种子不除,则蝉联往复之破坏,终不可得免。” |
| 循环反复 | 周而复始,反复出现或进行。 | 唐・罗隐《汉铙歌・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复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
| 复蹈前辙 | 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 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
《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
| 遝冈复岭 | 指冈峦重沓。 | |
| 顾复之恩 | 顾:回头看;复:反复。 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
| 剥极则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
| 宿疾复发 | 旧有的疾病再度发作。 | 北史裴宽传:“汉少有宿疾,恒带虚羸,剧职烦官,非其好也。” |
| 死而复生 |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三国・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复的成语、带复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